罪责自负

作品数:63被引量:32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万志鹏朱苏力郑延谱孙国祥张翔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从备案审查“禁止连坐”意见切入被引量:10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年第2期143-161,共19页张翔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3ZDA074)的研究成果
对包括“连坐”在内的各类犯罪附随后果的合宪性审查,应首先从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出发,厘清各类后果分别干预了哪些基本权利。职业自由(含公职)可以从我国《宪法》第42条等条款中导出。我国宪法设定的“人类形象”包含了个体价值和共同...
关键词:职业自由 人类形象 罪责自负 比例原则 再社会化 法律保留 
试析明清律中的“罪坐所由”
《中国法学》2024年第2期144-164,共21页张德美 
“罪坐所由”作为明清时期确定罪犯刑事责任的一种原则,一般用于公罪追责,强调犯罪行为由何人实施,即由何人承担刑事责任。它是由唐律“各以所由为罪”“止坐所由”等规定发展而来,这些规定强调在公罪中只追究犯罪行为实施者的刑事责任...
关键词:罪坐所由 明清律 各以所由为罪 公罪追责 罪责自负 
犯罪附随后果知多少
《财新周刊》2024年第5期10-10,共1页单玉晓 
一个人犯了罪,其子女等亲属在上学、入伍、就业时也会遭到限制,如此“连坐”式惩罚在实践中屡被诉病。山东省高级法院在近日完成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这些惩罚措施一定程度上剥夺或限制了犯罪人回归社会的机会,且犯罪人亲属承受的限制过多...
关键词:刑法原则 课题研究成果 罪责刑相适应 罪责自负 附随后果 惩罚措施 连坐 调研报告 
“罪责自负”是法治建设不能突破的底线
《新华月报》2024年第3期60-61,共2页武晓雯 
2023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报告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公布了多起备案审查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案例是,有的市辖区议事协调机构发布通告,对涉某类犯罪重点人员采取惩戒措施。
关键词:议事协调机构 备案审查 惩戒措施 罪责自负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法治建设 通告 典型案例 
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利弊、适用原则及其规范路径被引量:7
《法学杂志》2024年第1期154-172,共19页彭文华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犯罪附随后果研究”(项目编号:ZGFYZDKT202210-01);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岗位计划项目“法律规范体系”的阶段性成果。
间接犯罪附随后果是指刑法之外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对有犯罪前科者的关系人适用的,对特定的权利和资质的限制、禁止或者剥夺。我国目前的间接犯罪附随后果制度与封建时期的“株连”制度有本质不同。间接犯罪附随后果的表现形式多...
关键词:犯罪附随后果 间接犯罪附随后果 犯罪人 关系人 罪责自负 
单位犯罪案件研判的思维路径建构
《法学(汉斯)》2023年第3期976-988,共13页曹高煜 
由于在单位犯罪诸多极其基础的理论问题上一直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单位犯罪案件研判的思维路径始终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在罪责自负原则与罪责刑关系原理的指导下,本文强调应当首先肯定单位犯罪案件中自然人和单位的独立刑事主体地位...
关键词:单位犯罪 罪责自负 罪责刑关系 刑事合规 刑罚规则 
家族主义在自首制度中的实践变迁被引量:2
《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11期77-90,共14页蒋正阳 
在帝制时代“家国一体”的结构下,家族价值内含于法律之中。近代以来,受西法东渐的影响,自首制度中所考量的家庭因素逐渐被排除出现代法理,其作用的社会结构基础从“个人-家族-国家”转为“个人-国家”的直接关联。但是,回溯自首制度的...
关键词:自首 罪责自负 家族主义 个人主义 
“炮局”预审故事检察官 预审专家的深度对话
《民主与法制》2019年第40期60-61,共2页吕燕群(口述) 蓝向东(执笔) 
法盲青年与“诈弹”恶果祸从口出,罪责自负读完预审故事之《大使馆被“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到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一句口头语--“开什么国际玩笑?”要说这个真实案例在当时对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一定够得上“国际”这两...
关键词:中美关系 罪责自负 检察官 犯罪嫌疑人 预审 口头语 真实案例 
我国现代刑法中的“连带责任”
《法制博览》2019年第27期227-227,271,共2页张力 
我国现代刑法相较于古代刑法的进步性之一在于将罪责自负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所谓罪责自负,也就是个人责任,即是一种与连带责任相对应的责任形式,简言之就是谁犯了罪就由谁来承担刑事责任,刑罚评价的对象只能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
关键词:罪责自负 连带责任 
我国共犯处罚原则的反思与重构——中意刑法比较研究的视角被引量:1
《现代法学》2018年第6期155-165,共11页刘霜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刑事立法的新近扩张及其合理限度研究"(16BFX056);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刑法中行为理论的当代展开"(2018-JCZD-003);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依法治国背景下行为的刑法边界研究"(2015BFX017);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球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刑法边界研究"(2016-GH-182)
我国现有共犯处罚原则运用于简单共同犯罪时争议不大,但应对复杂共同犯罪时却力不从心。概括起来,现有共犯处罚原则存在如下不足:混合认定共犯的刑事责任,难以判定复杂共同犯罪的责任分担;忽略共犯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性,抽象认...
关键词:共同犯罪 共犯处罚原则 同等对待 罪责自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