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主体

作品数:153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邹强刘忠董轩丁帆陈霖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仵埂文学批评思想和评论个性
《新西部》2024年第7期188-192,共5页李红 
本文从三个方面诠释了仵埂文学批评思想和评论个性:其一是评论者从精神高地、内省内修和坚守与悲悯对作家主体进行的审视;其二是评论者的批评个性,表现为“在场性”的亲和力、个性鲜明的立场以及强势的质疑力;其三是评论者的伦理守护与...
关键词:作家主体 批评个性 文学批评 精神高地 评论者 在场性 凡人 亲和力 
主编的话
《中国美学》2023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邹华 
本辑设置了两个专题栏目,分别是由张晶教授主持的“中国美学中的感兴理论”和由仪平策教授主持的“生活美学在中国”。前一个专题刊发了张晶教授和他的博士生的一组学术成果,其中张晶、代宇涵通过对“触物兴情”创作模式的论述,探讨作...
关键词:作家主体 心物关系 谢榛 专题栏目 感兴 审美鉴赏 张晶 生活美学 
与不同的作家主体达成精神的对话——访谈评论家洪治纲
《南方文坛》2022年第4期102-106,共5页舒晋瑜 洪治纲 
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已有三十多年了,一路走来,在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和研究中,洪治纲始终在不断发现问题、追踪问题和探究问题。这是一个充满了各种挑战和审美乐趣的过程。因为评论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领域,也是一...
关键词:当代文学创作 作家主体 洪治纲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当代文学评论 对话关系 审美经验 不确定性 
台湾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
《中国文学年鉴》2020年第1期1057-1059,共3页古远清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有同根同种同文的“共相”,更有不少“殊相”。该文就台湾文学史的外在环境即文学生产机制做出疏理,探讨文艺政策的导向、文学机构和团体的设立、文学教...
关键词:台湾文学 大陆文学 文学生产机制 文艺政策 作家主体 文学作品 外在环境 传播方式 
“叙述中国故事”的文学情境、维度及范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3期11-12,共2页金春平 
“文学叙述中国故事”是立足于世界化视阈,对百年来中国新文学精神传统的命题式总结,也是着眼于全球化浪潮,对当代文学创作延续性方向的民族化驾驭。中国文学意欲叙述的“中国故事”,不仅是作家主体与普罗大众之间的对话媒介,更是中国...
关键词:当代文学创作 普罗大众 作家主体 文学叙述 叙事指向 新文学精神 话语方式 文化交流 
论《文心雕龙·物色》之内涵及定位被引量:4
《文艺研究》2020年第2期53-61,共9页潘华 
《物色》篇的位置是否合理,学界至今难有定论。考察"物色"内涵,审美说、辞采说、佛色说、景物说都有一定缺陷,其确切内涵为在岁时节候影响下的可供视听感知的外物形态。《文心雕龙》通篇皆有"创作论"特色,将《神思》至《总术》的十九篇...
关键词:批评论 江山之助 《神思》 《物色》 创作论 作家主体 《文心雕龙》 辞采 
刘勰作家主体“养气”论的三个方面
《语文学刊》2019年第5期7-12,共6页刘欣 
刘勰对作家主体内在条件的讨论以“养气”论为核心。从整体来看,刘勰所论主体之“气”大体可以从生命基础、才具准备、心态养成三个角度理解。这样,对生命元气的敬守和保养,对作家先天气质、后天学行的濡养和保存,对作家创作态度和心境...
关键词:养气 主体条件 生命元气 创作才能 心态 
气乃人之灵魂——由《文心雕龙》论气与作家主体被引量: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83-86,共4页张慧 
气是中国文论的基本范畴,古来对"气"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孟子"浩然之气"说、曹植"文气"说、刘勰的"守气"说最为著名,使得作家主体在创作时更加关注"气"的影响。同时"气"与风骨又有着紧密的关系,气化为风,风骨并重,气为风骨之本源...
关键词: 作家主体 建安风骨 后世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被引量:2
《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4期104-106,共3页郜元宝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日趋'史学化'最近几十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步步被压缩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又通过一系列'向外转'的操作(人们总还记得20世纪80~90年代'向内转'的文学理论),进一步从'内部研究'彻...
关键词:文学史家 生产方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家主体 史学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跋涉
《太湖》2017年第1期79-85,共7页张生全 
在场主义,现在应该是散文界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场主义的一些主张也越来越多地获得文学主流的认可,同时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在写作中自觉地追求的在场的表达。在场写作是一种文学主张,是一个团队的行为,是一种有预设目标的行动,是一种在...
关键词:在场主义 散文写作 闻道 预设目标 周伦佑 散文作家 中国散文史 作家主体 当代散文 写作姿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