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词

作品数:21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赵成林赵成林胡辉杰周国瑞赵成林更多>>
相关机构:湘潭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韵文学刊》《文教资料》《诗词月刊》《群言》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书神,以及书虫——从鲁迅的《祭书神文》谈起
《书屋》2022年第9期62-64,共3页胡松涛 
1901年2月18日,除夕,二十一岁的鲁迅祭祀书神,写了一篇《祭书神文》: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曰:今之夕兮除夕,香焰氤氲兮烛焰赤。钱神醉兮钱奴忙,君独何为兮守残籍?华筵开兮腊酒香...
关键词:书虫 戛剑生 祭书 俚词 醉乡 除夕 
鲁迅祭书神小考
《群言》2021年第9期15-17,共3页李乔 
一首骚体祭文《祭书神文》,是鲁迅先生青年时写的一篇祭祀文字,录自周作人日记所附《柑酒听鹂笔记》,收入《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祭文有小序、有正文,云: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
关键词: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全集》 戛剑生 俚词 祭书 祭文 醉乡 《离骚》 
《望海潮》的魅力有多大?
《民间传奇故事》2020年第3期37-38,共2页齐厚泽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是北宋有名的词人,是那时候婉约派词风的开山鼻祖。柳永的词中经常用从民间而来的“俚词”,他还善于运用不同的词调,使他的词读起来优美动人,且富有节奏感。柳...
关键词:婉约派 柳永 俚词 《望海潮》 耆卿 杭州西湖 词风 词调 
浅谈苏州话俚词俗语与民俗文化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8年第7期65-67,共3页茅昕宁 
2017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
苏州话的俚词俗语,很多记录的都是苏州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州一这个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的民俗、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人们口耳相传的俚词俗语也是方言词汇现状的反映.我们希望通过语料的搜集挖掘吴方言中俚词俗语所...
关键词:苏州话 俚俗语 民俗 方言保护 
每期一词
《诗词月刊》2017年第1期96-96,共1页
【要点】此调即《归田乐》70字体。《词谱》:“此亦晏(畿道“试把花期数”)词体,惟前段第二句不押韵,后段第一句减一字,作七字句异。其用叠韵,则与无名氏词同。按黄词别首,后段第五、六句‘拌了又捨了,一定是这回休了’,多衬...
关键词:无名氏 词谱 词体 字句 俚词 
翡翠赋
《宝藏》2016年第9期139-,共1页高纪春 
翡、翠之名尚矣,初谓二鸟及其彩羽,故其造字皆从羽形。《尔雅》曰:‘翠,鹬也。’《说文》曰:‘翡,赤雀;翠,青雀也。’后世因以指代赤、青二色。迨两字叠韵,合为一词,乃又偏以‘翠’义为重矣。今更一转而称缅玉,吾恐其本义他日将愈湮昧...
关键词:翡翠赋 一辙 青雀 生南 《尔雅》 思勉 江郎 考实 俚词 二色 
中国文字太美
《祝你幸福(最家长)》2015年第4期45-45,共1页
墓有坟谓之茔,无坟谓之墓,古者墓而不坟,今俗谓扫墓者,指其茔地而言之也。墓是没有坟头的,类似烈士纪念碑。婚妇家也,从女从昏,礼娶妇以昏时,故又为婚嫁之婚,经传通作昏。古时候的男人在昏时迎娶新娘,所以是"婚",和女人昏头没关系哈。另...
关键词:烈士纪念碑 通作 从女 妇家 古者 益明 俚词 目黑 
作诗俚词谈写(十四)
《书法》2014年第11期94-95,共2页俞丰 
临摹立意有些古人的诗作,其中一两个句子、句式、层次非常别致,富有诗意,让人吟诵良久,齿颊留香,那么也就可以以此为契机,用临摹的手法来学习和消化。比如下面一首: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
关键词:诗作 俚词 《月夜》 临摹 诗意  
第十四讲 俚词俗语 燃犀照幽——郑板桥《竹枝词》赏析(二)
《当代学生(读写)》2014年第5期30-31,共2页黄玉峰 
作为县官.郑板桥对潍县贫苦百姓的悲惨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无奈有心相恤.却无力回天.因此而常怀愧疚、痛苦的他.只能以“竹枝词”为武器,践行儒家经世济国的精神。
关键词:《竹枝词》 郑板桥 俗语 俚词 赏析 无奈 
第十三讲 俚词俗语 燃犀照幽——郑板桥《竹枝词》赏析
《当代学生(读写)》2014年第4期30-31,共2页黄玉峰 
《竹枝词》是古代巴渝地区的一种民歌,一般在赛神的时候歌唱,而且常常用鼓和短笛伴奏。一般认为,民歌形式的竹枝词起源于六朝时期,有七言两句、七言四句等多种体式,前者如著名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应该说,这种...
关键词:《竹枝词》 郑板桥 俗语 单词 赏析 民歌形式 巴渝地区 六朝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