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俗语

作品数:19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董力杨月蓉黄丹沈荭廖斌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山东教育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温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教资料》《林区教学》《社会科学辑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俚语研究
《北方文学》2019年第11期218-218,220,共2页钟雪颖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沿线十国汉语言文化推广研究》(16XYY006)成果
语言常常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俚语,作为一种民间非正式、以口头形式为主的语言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而成为语言文化研究的一个极好的切入点。英语与汉语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特质,...
关键词:俚俗语 构词法 文化特性 外语教学 
浅谈苏州话俚词俗语与民俗文化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8年第7期65-67,共3页茅昕宁 
2017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
苏州话的俚词俗语,很多记录的都是苏州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州一这个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的民俗、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人们口耳相传的俚词俗语也是方言词汇现状的反映.我们希望通过语料的搜集挖掘吴方言中俚词俗语所...
关键词:苏州话 俚俗语 民俗 方言保护 
汉英俚俗语意义类型分类对比研究
《消费导刊》2015年第10期264-265,共2页潘放 
本文研究了汉英俚俗语的对比.研究了从意义类型分类方面,分别就俚俗语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这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对比.举出大量实例来证明和总结了俚俗语在意义类型方面的相同与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对汉英俚俗语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考...
关键词:汉英俚俗语 语言对比 理性意义 色彩意义 
重庆方言俚俗语的当代视觉传达理念诠释——以重庆古镇磁器口壁画为例
《艺术品鉴》2015年第4期99-99,共1页皮燕琪 
文章以"重庆方言俚俗语的当代视觉传达"为话题对重庆古镇磁器口壁画作品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了解山城重庆如何以视觉传达的理念来向人们诠释重庆方言俚俗语。以重庆古镇磁器口壁画作品为例诠释的逻辑起点:方言俚俗语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重庆方言俚俗语 当代 视觉传达理念 
重庆市石柱县方言俚俗语文化解读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27期28-29,共2页谭术兰 杨雅丽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方言俚俗语流行于普通劳动人民群众中,是人民群众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语言智慧的结晶。重庆市石柱县位于重庆东南部,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栖息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
关键词:石柱方言俚俗语 自食其力思想 道德修养 婚姻习俗 
生动的语言 鲜活的人物——论莫言《蛙》中姑姑的评书语言
《林区教学》2014年第6期32-33,共2页李秀明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B201200035)
人物的语言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在小说《蛙》中,莫言运用评书语言,成功地展现了主人公姑姑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使姑姑的形象丰满生动,鲜活欲出。姑姑使用的评书语言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使用“开脸儿”和“赋赞”的形...
关键词:评书语言 开脸儿 赋赞 垛句 俚俗语 
重庆言子儿的文化透视被引量:4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25-131,共7页沈荭 
2007年重庆大学青年人文社科基金(CDXK2006-33)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储存本土文化信息的功能。文章搜集、整理并分析了重庆方言中的新词语——重庆言子儿,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言子儿,表达了巴渝民众幽默豪爽的个性,形成了带独特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语...
关键词:重庆言子儿 方言 词汇 俚俗语 社会风貌 
《里语徵实》和《俚语证古》
《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139-147,共9页张子才 
《里语徵实》三卷,清代唐训方作,收湖南常宁方言词语1135条,以字数为序编排,每条征引古代文献为证,是一部方言俚语辞书。《俚语证古》十四卷,近人丁惟汾作,收齐鲁方言1390条,分类编排,由声韵入手,广引典籍文献,以今语证古语,是一部考释...
关键词:《里语微实》 《俚语证古》 方言 俚俗语 
从重庆方言俚俗语看俚俗语与地方文化被引量:11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46-150,共5页杨月蓉 
俚俗语与地方文化密切相关,既是地方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本文主要以重庆方言俚俗语为例,从方言文化、地理文化、人文文化三方面论述了俚俗语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重庆 方言 俚俗语 文化 
英汉俚俗语的语言文化共性被引量: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450-452,共3页黄丹 
英汉俚俗语由于非正式性与不稳定性 ,成为语言学习中的难点。本文通过讨论语言共性理论 ,探讨英汉俚俗语在诸多方面的共同特征 ,从而为英语学习中的这一变体找到化解难点的途径 ;反过来 ,从非正式语体的侧面 。
关键词:英语 汉语 语言共性论 俚俗语 语法结构 语义 修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