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

作品数:1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更多>>
发文主题:汉人工农革命军教条主义满族镰刀锤头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寻根》《同舟共进》《民主与科学》《前线》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鲁迅的两个怨敌说些好话
《群言》2022年第11期50-52,共3页李乔 
鲁迅先生一生,怨敌可谓多矣,比如顾颉刚和杨荫榆就是两个被鲁迅口诛笔伐极多的怨敌。鲁迅这样做当然是有其道理在的,不仅对顾颉刚和杨荫榆的攻击有道理,与其他怨敌结怨也并非无故,这是我们认识鲁迅与怨敌关系的基点。如今,斯人已去,骂...
关键词:杨荫榆 顾颉刚 鲁迅 口诛笔伐 两个 
鲁迅祭书神小考
《群言》2021年第9期15-17,共3页李乔 
一首骚体祭文《祭书神文》,是鲁迅先生青年时写的一篇祭祀文字,录自周作人日记所附《柑酒听鹂笔记》,收入《鲁迅全集》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祭文有小序、有正文,云:上章困敦之岁,贾子祭诗之夕,会稽戛剑生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
关键词: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全集》 戛剑生 俚词 祭书 祭文 醉乡 《离骚》 
从“镰刀斧头”到“镰刀锤头”被引量:1
《前线》2019年第1期94-96,共3页李乔 
“旗号镰刀斧头”不是误写毛泽京1922年写过一首词《西江月·秋收起义》,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起首两句,写的是秋收起义部队的...
关键词:镰刀 工农革命军 秋收起义 西江月 部队 旗帜 
衙门胥吏的祖师爷是谁?
《寻根》2018年第6期88-91,共4页李乔 
胥吏,是旧时官府衙门中官员的属吏,负责办理文书案牍及司法等具体事务,又叫书吏、牍吏、书办、刀笔吏。《水浒传》里任山东郓城县押司的宋江,就是这类人物。胥吏按照任职的地域来区分,包括京吏和外吏两类。京吏,即在京师中央政府的吏、...
关键词:胥吏 师爷 《水浒传》 中央政府 郓城县 任职 宋江 山东 
“一切酬应,皆有套数”——略谈清代官员的应酬风气
《群言》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李乔 
应酬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正常的人际应酬是必要的,有助于人们之间的和谐融洽;但若立意不良,心术不正,应酬便会走上歧路,或与虚伪谄媚相联系,或与奢靡之风相联系,或与奔竞钻营相联系,或与贿赂交易相联系,等等。
关键词:应酬 风气 官员 清代 套数 社会交往 和谐融洽 奢靡之风 
世相谈屑
《同舟共进》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李乔 
“红二代”这个词“红二代”一词,不知何人所创,近年颇流行,市井及菜鸟记者喜用之。查其语义源流,初为元勋后代之谓,后扩至一般老高干(新高干不在内)之后代。然细审之,此词实不通不妥,乃殊不科学之用语,故官方文献绝不采用。...
关键词:革命传统 “红” 革命者 后代 
书上的圈点
《民主与科学》2014年第6期64-68,共5页李乔 
“暂时的历史正当性”辨 读徐觉哉《从恩格斯晚年的思想片段中得到启迪》,笔记如下。剥削具有“暂时的历史正当性”,恩格斯语。“暂时”是多久?“存在条件大部分已经消失而后继者已经在敲门的时候”,“暂时”就该结束了。这表明剥削...
关键词:韦君宜 个人人格 顾颉刚 变态心理 张贤亮 惊人之语 顾毓琇 古史辨 露莎 史识 
张国焘:一个“‘左’得发狂”的人物被引量:1
《同舟共进》2014年第5期67-71,共5页李乔 
“文革”中流行的血统论、唯成分论和打击知识分子之类的极左成分,其实早在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下的苏区就已有过,但知之者不多。要想真正了解“文革”,就不能不寻找一下它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张国焘 人物 “文革” 唯成分论 知识分子 教条主义 历史根源 苏区 
委员强,则政协强
《同舟共进》2012年第12期25-25,共1页李乔 
时而听人说起,政协其实就是个“清谈馆”,政协委员不过是“花瓶摆设”。我当了5年政协委员,以我的亲历亲见,不能同意这种说法,因为这不合乎实际。
关键词:政协委员 中国 政府工作 独立思考能力 
御用秘书机构——南书房
《秘书工作》2011年第12期55-56,共2页李乔 
南书房位于故宫乾清宫西南隅。作为皇帝御用的秘书机构,自康熙亲政初创立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裁撤,南书房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在康熙朝,南书房的作用尤为机要,它既是皇帝读书、学习的场所,又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
关键词:秘书机构 书房 汉族士人 康熙朝 乾清宫 皇帝 故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