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作品数:6407被引量:5184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皮朝纲韩凤鸣孟宪伟李满龙延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临去秋波那一转”:禅宗语录剧论偈及其影响
《东南学术》2025年第2期209-223,共15页李小荣 陈福川 
唐以后的禅宗语录载有大量的剧论偈,其兴起、发展与演变,既与禅师“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的仪式性戏剧因素密切相关,又和中国戏剧发展史基本同步。就其类型而言,前期(唐五代宋元)主要偏重于形式批评,以评述当时各类剧种及其演出情景为主...
关键词:禅宗语录 剧论偈 戏剧文学 
废名的诗与禅——读《十二月十九日夜》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3期93-95,共3页梅杰 
最能拨动人的情弦的莫过于诗,小诗更能捕捉情思的一刹那。现在,铺在我写字台上的《十二月十九日夜》就是这么一首小诗: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
关键词:废名 冯文炳 中国禅宗 小诗 诗与禅 佛教文化 文学创作 佛教故事 
苏轼“反常合道”奇趣创作观的探源与举证
《汉字文化》2025年第3期67-69,共3页蒋欣格 
苏轼观诗尚趣,且以“反常合道”作为“趣”的评价标准。“反常”有许多外在体现。例如,奇象横生的表现方式、错位倒置的语言表达、有违常规的思维逻辑等。此类种种看似反常无理,实则是为了更加深刻地写出诗人的情感思想,达到“合情合道...
关键词:苏轼 创作观 诗歌 奇趣 “反常合道” 禅宗 
关于卮言写作
《诗刊》2025年第1期101-102,共2页赵野 
1汉语诗歌语言的现代性,应该追溯到禅宗的公案和庄子的卮言,禅宗的公案也是一种卮言。卮为远古的酒器,卮言可为“无心之言”(成玄英),“支离无首尾”(司马彪)之言,“圆言”(章太炎),“至言”(张远山)。庄子是最早的语言混杂现代性的实践...
关键词:汉语诗歌 卮言 成玄英 司马彪 章太炎 现代性 禅宗 庄子 
形塑草衣文殊:宋代草衣文殊故事的文本建構、流傳與嬗變
《新宋学》2024年第1期156-167,共12页陸會瓊 
文殊图像与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文殊历代画像、各式造像及文殊信仰的多方面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此处不再赘言。草衣文殊是文殊画像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其出现於北宋元丰六年(10...
关键词:中国佛教史 文殊信仰 佛教典籍 故事文本 禅宗 研究成果 
吴语耳食小记
《文史知识》2024年第10期88-93,共6页潘城 
一吃也可以用耳朵,谓之耳食。吴语把“吃”读作“喫”,这在禅宗公案里还保留着著名的“喫茶去”三字,且不论固体、液体、气体统统叫吃。吃饭、吃酒、吃茶、吃香烟,吃代替了许多动词,继而形成一种接受语态。嘴馋好吃之辈叫“吃星高照”...
关键词:周作人 吴语 禅宗公案 中华书局 
美国垮掉派文学里的中禅东韵
《晋中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张开媛 
2023-202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语世界禅宗传播研究”(HB23ZJ001)。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随中外文化交流传向海外。中古时代,禅宗先传东亚近邻,完成在地化后,于近代以来西向传播。西传的禅宗各支脉中,临济宗影响深远。二战后,面对西方文明困境,美国文学流派垮掉派把视角转向禅宗,所出作品从临济禅获...
关键词:垮掉派 禅宗 禅韵表达 
再论贾宝玉出家问题
《红楼梦学刊》2024年第5期20-39,共20页刘雪莲 
201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清小说空间叙事研究”(项目编号:L19BZW005)阶段性成果。
《红楼梦》不仅融合了古代小说的叙事传统,也具备了“僧传文学”的叙事特点,承接了古代小说家对宗教的认识,突破与融通了“僧传文学”与通俗小说之间的边界。而贾宝玉“毁僧谤道”的言行与“临济宗”的禅宗观念及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同时...
关键词:出家 禅宗 贾宝玉 
禅宗对于深沙神形象的建构及其影响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汤德伟 
安徽省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2023AH050465)。
在禅宗语录中经常将深沙神形象汇入禅僧的说法体系中,多采用消解神性并附以生活化的特点,提升了深沙神的影响力,也促使密教神祇进一步世俗化。前辈学者多指出《西游记》中沙和尚源自密教深沙神,但对深沙神形象的动态演化与沙和尚的关系...
关键词:深沙神 沙和尚 禅宗语录 《西游记》 
吉州窑与禅宗文化
《美成在久》2024年第4期80-95,共16页郭学雷 黄阳兴 
南宋时,以煎饮方式为特色的草茶,成为寺院禅茶之主流,并逐渐被士人阶层和大众所接纳。吉州窑各式带有图案茶盏的风行,则是为适应新兴禅茶煎饮方式的透明茶汤所设计。吉州窑工匠融禅宗思想、审美与陶瓷工艺为一体,产品面貌无所矫饰,浑然...
关键词:士人阶层 禅宗思想 吉州窑 禅宗文化 陶瓷工艺 禅茶 浑然天成 文化与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