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型生物碱

作品数:227被引量:127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易进海宋凤瑞刘志强陈燕刘淑莹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草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附子炮制品四逆汤化学成分及毒性差异分析被引量:10
《中草药》2023年第5期1397-1410,共14页刘洪 钟凌云 邓延文 童恒力 陈浩 王硕 卢兴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60703);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创新团队(CXLD22003)。
目的比较生附片、淡附片、阴附片、阳附片4种附子炮制品入方四逆汤化学成分以及毒性差异,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别以阴附片、阳附片、生附片、淡附片制备单味药以及四逆汤汤剂,经UPLC法检测汤剂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
关键词:四逆汤 生附片 淡附片 阴附片 阳附片 毒性差异 合理性 双酯型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乌头碱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系统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基于仿生技术的制川乌炮制过程变化研究被引量:23
《中草药》2020年第23期5956-5962,共7页毕胜 谢若男 金传山 马凯 张永强 李田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7004)。
目的研究制川乌炮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气、味变化特征,表征制川乌炮制过程的气、味变化与内在有效成分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制作3批不同炮制时间的制川乌样品,使用电子鼻、电子舌对制川乌炮制过程中"气""味"变化进行检测,通过雷达图、线...
关键词:川乌 电子鼻 电子舌 炮制 质量研究   雷达图 线性判别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乌头碱 新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单酯型生物碱 
微波炮附子炮制工艺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9
《中草药》2020年第12期3157-3164,共8页贺亚男 陈露梦 黄伟 刘霖 李楠 许润春 韩丽 张定堃 杨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2018YFC1707205)。
目的探究微波炮附子炮制过程的主要工艺影响因素,为工业化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水分比、干燥速率及耗能研究微波炮附子的干燥过程,并以微波炮附子形态以及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醇胺型生物碱含量为指标,考察生附片切片厚度、...
关键词:附子 生物碱 微波功率 复水率 物料形态 微波水分比 干燥速率 双酯型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醇胺型生物碱 乌头碱 炮制减毒 
HPLC测定草乌与瓜蒌配伍前后6种毒性成分量的变化被引量:12
《中草药》2014年第6期786-790,共5页张凌 柳芳林 刘长安 翟兴英 廖清花 杨世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资助(2011CB505302)
目的研究草乌Aconiti Kusnezoffi Radix与瓜蒌Trichosanthis Fructus按照13个不同比例配伍后,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成分量的变化。方法草乌与瓜蒌的干燥粉末,混匀,分别用10倍...
关键词:草乌 配伍 瓜蒌 毒性成分 HPLC 双酯型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苯甲酰新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 酰次乌头原碱 中乌头碱 乌头碱 次乌头碱 
使用UPLC/Q-TOF-MS/MS快速鉴定芪苈强心胶囊有效部位中的二萜类生物碱被引量:6
《中草药》2013年第24期3452-3456,共5页乔莉 贾继明 王宗权 王贵金 朱慧明 孟作环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2CB518606);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102768)
目的明确芪苈强心胶囊中的药效物质成分。方法采用UPLC串联Q-TOF-MS/MS对芪苈强心胶囊有效部位中的二萜类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研究,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
关键词:芪苈强心胶囊 二萜类生物碱 双酯型生物碱 单酯型生物碱 UPLC Q-TOF-MS MS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制川乌提取浓缩过程中单酯型生物碱被引量:15
《中草药》2013年第7期839-844,共6页涂瑶生 全智慧 孙冬梅 张建军 王洛临 
广东省省部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平台项目(2011A091000005);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20121241)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法对制川乌提取、浓缩液中的单酯型生物碱类成分(MAs)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法搜集103个制川乌样品的NIR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法建立NIR信息与MAs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制川乌提...
关键词:制川乌 过程分析技术 单酯型生物碱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不同比例制川乌配伍甘草对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的影响被引量:10
《中草药》2012年第6期1101-1104,共4页王峰峰 宋兆辉 张兰兰 周水平 冯锋 
"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2010ZX09401-406)
目的研究制川乌配伍甘草对制川乌中多种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的影响,探索其变化规律,以指导制川乌与甘草的合理配伍。方法 HPLC法测定制川乌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时煎出液中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配比对煎出量的影响。结...
关键词:醋商陆 商陆皂苷甲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优选 
HPLC法同时测定附子中6种单酯和双酯型生物碱被引量:62
《中草药》2009年第1期131-134,共4页孙兰 周海燕 赵润怀 游畅 高超 常琪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I09B05-2)
目的建立附子中单酯及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附子干燥粉末用氨水浸润后,以异丙醇-醋酸乙酯(1:1)超声提取30min,提取液蒸干后溶于0.01%盐酸甲醇中,经微孔滤膜滤过后,20μL进行HPLC分析。HPLC分析采用Zor...
关键词:附子 乌头碱 次乌头碱 新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原碱 苯甲酰次乌头原碱 苯甲酰新乌头原碱 HPLC 
附子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6
《中草药》2008年第9期1413-1414,共2页简晖 董宁霞 郑晗 冯育林 龚千锋 杨世林 
目的建立附子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40m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nm。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均...
关键词:附子 乌头碱 次乌头碱 新乌头碱 高效液相色谱 
八味地黄方与人参汤共煎液中毒性物质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被引量:8
《中草药》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许庆轩 刘志强 王勇 宋凤瑞 刘春明 刘淑莹 
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3CCA03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271600;39930210)
目的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附子的配伍规律,阐明八味地黄方与人参汤共服时产生毒性的化学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八味地黄方加人参汤、附子加人参汤、附子加人参、附子加干姜、附子加甘草、附子加白术、次乌头碱对照...
关键词:八味地黄方 人参汤 次乌头碱 双酯型生物碱 电喷雾质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