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博弈

作品数:66被引量:8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崔巍姚璐娄亚萍朱天祥金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偏离中立:爱尔兰与美国的外交博弈(1949—1956)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31-42,共12页梁志 王维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不结盟运动文献资料的整理、翻译与研究(1961-2021)”(18ZDA205)。
爱尔兰的永久中立与对国家统一的追求密切相关:1949—1956年间,爱尔兰的对外政策目标优先级依次为实现国家统一、保持中立地位、增强军事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爱尔兰一方面以北爱分治为由拒绝加入北约,将维护欧洲安全和反对苏联作为说...
关键词:爱尔兰 中立 冷战 爱美关系 
安溪铁矿与中日“经济合作”的外交博弈(1934—1937)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4年第4期94-110,143,共18页黄镔 
武力侵略与经济渗透是近代日本侵华的两种重要策略。日本在福建的扩张不是采取“急进”的武力侵略,而是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以确保其“南进”的战略优势,保持并企图扩大在闽的“特殊利益”。为避免日本的进犯,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试...
关键词:安溪铁矿 陈仪 福建 日本 “经济合作” 
英德针对“卢西塔尼亚”事件的公共外交博弈
《公共外交季刊》2023年第4期84-92,135-136,共11页杨建国 
河南省哲社规划项目《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979—2016)》(项目编号:2018BLS00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成本风险收益平衡理论下的美国涉台政策研究(1989—2018)》(项目编号:2023-ZZJH-050);河南师大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项目《美国对华政策40年研究(1979—2018)》(项目编号:2019PW15)的阶段性成果。
1915年的“卢西塔尼亚”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击沉英国邮轮的事件。事件发生后,英德两国在公共外交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舆论宣传争锋和博弈,主要围绕以下焦点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进攻和反攻:“卢西塔尼亚”号邮轮是严格意...
关键词:公共外交 反面典型 邮轮 英国海军 正面典型 海上封锁 德国人 舆论宣传 
1921年华盛顿会议筹备阶段的英国决策与英美外交博弈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45-53,共9页李书剑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外交战略以欧洲为重点,远东太平洋地区在其战略排序中位置靠后,面对美日在该地区的崛起,英国并不想通过武力争夺地区利益,而是将外交方式作为英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行动首选。英国外交部在华盛顿会议之前的...
关键词:华盛顿会议 权力转移 英美外交博弈 英日同盟 
数字外交的变革及其博弈态势
《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政治)》2023年第8期67-76,共10页姚璐 何佳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2年度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22JJD820045);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JHJS09)阶段性成果。
数字时代的技术发展为现代外交提供了新的工具,提高了外交决策效率,丰富了外交实践的手段。数字外交不只是数字工具与传统外交的简单结合,也不应将其简化为一种软实力工具,而应将其视为外交工具、外交模式和外交战略等多层次变革的新阶...
关键词:数字外交 人工智能 数字平台 外交博弈 
《东京国际军事法庭法律新论》翻译出版
《抗日战争研究》2023年第1期143-143,共1页王钊 
尼尔·博伊斯特、罗伯特·克赖尔著,梅小侃、龚志伟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49.5万字,128元以往对于战后东京国际审判的研究多强调其政治影响与外交博弈,而对其法律机制关注较少,该书希望弥补此一缺憾。该书英文原著于2008年由...
关键词:国际军事法庭 东京审判 英国牛津大学 翻译出版 法学教授 法学研究 英文原著 外交博弈 
数字外交的变革及其博弈态势被引量:6
《现代国际关系》2023年第2期60-79,146,共21页姚璐 何佳丽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22年度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22JJD820045);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JHJS09)阶段性成果
数字时代的技术发展为现代外交提供了新的工具,提高了外交决策效率,丰富了外交实践的手段。数字外交不只是数字工具与传统外交的简单结合,也不应将其简化为一种软实力工具,而应将其视为外交工具、外交模式和外交战略等多层次变革的新阶...
关键词:数字外交 人工智能 数字平台 外交博弈 
苏联首任驻华大使加拉罕与列强驻华使节的外交博弈(1924—1925年)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29-38,共10页徐畅 赵世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国共产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
加拉罕是1924年“中苏建交”后苏联首任驻华大使,而当时其他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派出的都只是第二等级的公使。这些国家大多在近代历史上与中国签订有不平等条约,或可统称之为“条约列强”,而苏联此时在中国积极宣扬以“废约”为...
关键词:加拉罕 “条约列强” 外交使团 外交博弈 
能源转型背景下的中国气候外交被引量:3
《当代中国与世界》2022年第4期91-99,共9页李庆四 刘佳萱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KYGJA2022005)”支持。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议题,气候外交越来越成为各国外交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最大和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自身较高的碳排放量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是能源问题,而能源安全关系到一国经济命脉...
关键词:气候外交 能源转型 中国外交 外交博弈 
隆兴和议誓书“叛亡”条款与乾道初年宋金外交博弈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2年第6期20-33,共14页胡斌 
北京大学公共治理研究所学术团队建设重点支持项目“政府环境治理研究团队建设”(TDXM202106)。
隆兴和议誓书中“归被俘人,惟叛亡者不与”,是宋金双方关于处置绍兴末年至隆兴时期战时越界军民的协议。而双方对于“被俘人”的不同理解,为日后的外交争端埋下了伏因。乾道三年,金朝依约取索“俘虏”,被宋朝回绝。乾道四至五年间,金朝...
关键词:宋金关系 乾道初年 隆兴和议 宋孝宗 侍旺叛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