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总DNA

作品数:16被引量:10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雷勃钧钱华卢翠华李希臣杨兴勇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棉花》《生物技术通报》《黑龙江农业科学》《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郑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转导外源总DNA变异后代盐胁迫下株高及生理指标分析被引量:4
《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第12期71-75,共5页肇莹 王丽萍 肖军 王娜 龚娜 陈珣 杨镇 王红 杨涛 
通过田间筛选的G系列水稻耐盐新品系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学指标的测定,进一步鉴定筛选的耐盐水稻的耐盐性。采用沙培法培养水稻幼苗,在水稻幼芽期和两叶一心期进行盐处理,设清水、0.3%NaCl、0.6%NaCl、0.9%NaCl 4个浓度盐溶液浇灌植株。...
关键词:水稻 耐盐 株高 生理指标 
外源总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17期9211-9213,9240,共4页肖靖 高飞 谷运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505018);农业部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3034);河南郑州市科技局攻关项目(083SGYS33261-10)
文中介绍了2种较常用的外源总DNA直接导入植物的方法—花粉管通道法和离子束介导法,分别从原理与方法、发展与应用、机理与验证、问题与展望4个方面综述了这2种方法的创立与发展以及应用此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外源总DNA 植物 花粉管通道 离子束介导 分子育种 
抗线6号大豆品种的选育被引量:4
《作物研究》2007年第3期373-,共1页田中艳 周长军 吴耀坤 杨柳 李建英 高国金 
农业部"948项目"。
抗线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育成的又一个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新品种,它是利用外源总DNA直接导入受体的方法选育而成,在大豆胞囊线虫发病地块增产显著。
关键词:抗胞囊线虫病 新品种 外源总DNA 导入 
寒地优质超级稻新品种——龙粳14号
《中国农技推广》2006年第6期21-21,共1页乔新 王殿君 于桂霞 赵国发 张屹厚 马欣玲 
关键词:优质超级稻 新品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寒地 外源总DNA 水稻研究所 水稻品种 连片种植 专家组 
转导外源总DNA培育棉花抗病新品种简报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1年第3期63-64,共2页郭江平 秦美琴 刘红斌 张喜朝 
棉花黄萎病是真菌病害,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Vertillium daliae),因致病力不同可分为不同的致病类型或生理小种.据统计,黄萎病对棉花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3年是我国棉花黄萎病大发生的一年,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棉田的一半以上.尤其是...
关键词:转导 外源DNA 培育 棉花 抗病品种 
导入外源总DNA选育大豆新品种的后代处理方法初探被引量:4
《大豆科学》2001年第2期98-101,共4页吴秀红 李希臣 郭泰 雷勃钧 齐宁 刘昭军 张荣昌 胡喜平 王志新 
黑龙江省科委"九五"重大项目"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的专题资助部分 .所用DNA由主持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
本文报导了在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外源总DNA选育大豆新品种的过程中 ,两种后代处理方法的对比产生了不同的选种效果 ,结果指出 ,同一组合内 ,D0 代以荚为单位收获、脱粒 ;D1代按荚种植 ,荚间设置隔离 ;D2 代以后形成荚系的系统方法 ...
关键词:外源总DNA 大豆 后代处理方法 品种选育 花粉管通道技术 
芸豆和玉米总DNA导入大豆及后代同工酶酶谱分析被引量:4
《大豆科学》2000年第2期174-179,共6页卢翠华 雷勃钧 韩玉琴 刘昭军 李希臣 周思君 钱华 
黑龙江省科委"九五"重大攻关项目
本文报道了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 ,将芸豆、玉米的总 DNA导入大豆的实验结果及采用不连续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对其导入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的酶谱分析。结果表明 :远缘材料的外源总 DNA导入大豆 ,其后代发生明显变...
关键词:大豆 外源总DNA 转化 同工酶酶谱 芸豆 导入技术 
转导外源总DNA创造棉花新种质被引量:4
《中国棉花》2000年第1期7-8,共2页郭江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委 !(85 72 2 - 2 4- 0 1 - 1 2(2 ) )
采用不同的方法 ,将陆地棉品种外源 DNA导入到另一品种中 ,第一代产生的变异能够在第二代得到表现。这对稳定后代性状 。
关键词:棉花 外源DNA 导入方法 遗传 育种 
转导外源总DNA创造棉花新种质
《作物品种资源》1999年第3期4-5,共2页郭江平 
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陆地棉某品种外源DNA导入到另一品种中,第1代(D1)产生的变异能够在第2代(D2)得到表现。这对稳定后代性状,缩短种质创新年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棉花 外源DNA 导入方法 遗传 
导入大豆的外源DNA同工酶鉴定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9年第5期19-21,共3页刘昭军 雷勃钧 卢翠华 韩玉琴 李希臣 周思君 钱华 
本文采用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海豆、虎林绿草豆的外源总DNA导入后代用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酶谱清晰,供体受体及后代在谱带上存在着差异及相关特性。从生化角度揭示了其遗传背景相关性,证明外...
关键词:外源总DNA 过氧化物同工酶 酶谱分析 大豆 花粉管通道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