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谴责小说

作品数:61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方国武申朝晖侯运华马小敏徐小婷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晋阳学刊》《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现代日本经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他者之眼:晚清谴责小说的报纸想象及其渊源
《中国出版》2021年第6期67-70,共4页袁文丽 郭晓雲 
晚清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与社会剧烈的动荡与变革相伴随的,恰恰是近代报刊的勃兴以及小说创作与阅读的繁荣。最初以报刊为载体的四大谴责小说更是风行一时,笔无藏锋的小说对当时的报纸进行了多重描写,彰显了小说与报纸之间的关联。从报馆...
关键词:谴责小说 报纸 想象 渊源 他者之眼 
早期鸳鸯蝴蝶派:徐枕亚的《玉梨魂》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1期32-38,共7页许子东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和晚清谴责小说,在文人感时忧国、批判社会现实和白话小说语言三个方面,都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有直接的影响(争论这种影响关系,近年已成为一个学术热点),但这种影响至少在时间上不是无缝衔接。在20世纪初小说革命和...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 五四新文学 白话小说 《玉梨魂》 徐枕亚 晚清谴责小说 感时忧国 学术热点 
名士凋零:晚清谴责小说中的儒者形象——以《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为中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71-174,共4页陈思丞 杨治宇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19)研究成果。
晚清谴责小说历来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作为小说点睛之笔的儒者形象生动再现了晚清时局变迁中的名士凋零。本文通过对《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两部小说的文本细读,揭示真儒、假儒、迂儒与侠儒等四类儒者在社会情境中的地位异...
关键词:晚清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 《儒林外史》 儒者形象 
晚清谴责小说讽刺语体及其文化精神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7-91,共5页方国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政治文化与政治修辞:以晚清小说为考察中心"(AHSKY2014D108);安徽省教育厅"名师工作室"项目(2014msgzs135)
晚清谴责小说以极富于情感宣泄的戏谑式调侃语言为主要批判语体。逗笑贬损、滑稽夸饰以及插科打诨是这种语体的主要形态。这种语体显示出晚清小说作家独特的写作价值立场和文化认知,同时急切激进的批判宣泄使得谴责小说语言批判中的价...
关键词:晚清谴责小说 调侃式语言 批判 文化姿态 
别开生面的晚清谴责小说
《文史精华》2016年第7期69-71,共3页把增强 
晚清时期,“谴责”成为众多人士抖击时弊的一柄利器。尤其是在文学界,诸多言说者通过“谴责”式写作,以愤怒之戟刺破了封建正统文学温柔敦厚的道学面纱,使世人目睹了“魑魅魍魉”“牛鬼蛇神”的真面目。他们还以救世之心将视线集中...
关键词:谴责小说 晚清时期 道德批判 封建社会 温柔敦厚 国家命运 取材范围 社会生活 
从晚清谴责小说看文学现代性发生的二元性——以《文明小史》和《官场现形记》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0期86-87,151,共3页张瑞杰 
山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清初山西诗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251;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师院校<古代文学>研究性教学的实施与探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YB201501
晚清谴责小说既有宏大的、带有救亡图存性质,以"五四"为基础的民族文学、政治文学;也有在现代化进程中受西方刺激而不断涌现、膨胀的世俗欲望、颓废想象的现代都市通俗文学。这些小说家既具有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社会情感,又具有文...
关键词:谴责小说 现代性 二元性 
论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艺术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5年第10期64-65 112,112,共3页吴娟 
20世纪初年以后,文坛上涌现出了一股揭露黑暗政治、抨击社会时弊的小说潮流,这类小说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这类小说的批判对象是社会,作家们透通过小说发泄对政局、时弊和腐败官场的不满,并对社会弊病、人性积习和道德沦丧痛加揭露,...
关键词:嘲笑 丑怪 神魔鬼怪的隐射 夸张变形和闹剧式的场景 矛盾的言行 世俗生活 
抨击与憧憬:晚清小说中的民族国家想象——以晚清谴责小说、翻新小说、科学小说为主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6-39,共14页侯运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期刊史料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11&ZD110)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小说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呈现出多向性特点,有对专制政体的批判和对立宪政体的赞颂,有对共和政体的抨击,有对"文明专制"政体的向往以及超越地球的极端想象。这种现象的形成,既是中国近代政治氛围使然,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
关键词:晚清小说 民族国家想象 谴责小说 翻新小说 科学小说 
晚清谴责小说称谓词语的语用形式和功能分析被引量:2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78-83,共6页徐小婷 
晚清谴责小说中说话者出于不同的动机,为了达到特定的语言效果,从主观态度上往往使用了不符合对方身份、地位的称谓,这样就偏离了常规的称谓词语的使用,使得称谓词语呈现出与交际双方角色不相称的语用形式。这表现出了晚清谴责小说"虽...
关键词:谴责 称谓词语 语用形式 语用功能 
晚清谴责小说与当代官场小说之比较研究
《北方文学(下)》2013年第9期112-114,共3页赵妍芬 
在中国文学中,对官场人生的表现和官场黑暗的批判有着悠久的传统。然而,去除两者的相似性,晚清。谴责小说”比之当代“官场小说”,在权力的“祛魅。上,写作笔法的宣泄性上以及对改革黑暗现实的尝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晚清谴责小说 当代官场小说 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