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溪

作品数:66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寄星王正行尹晓冬何祚庥朱邦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课外阅读》《中国核工业》《智慧少年(润)》《湖北文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好学深思、追求真理的彭桓武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24年第1期1-1,共1页悟理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桓武1915年出生于吉林长春,自幼虽体弱多病,却酷爱读书,尤其对算术,他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天赋,在4岁上学之前,彭桓武就已经掌握了复杂的四则运算.1930年,彭桓武随父亲一起到北京求学.凭着天资聪颖和刻苦...
关键词:彭桓武 研究生 王竹溪 周培源 两弹一星 吉林长春 追求真理 四则运算 
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和杨振宁先生的学术起步(上)
《物理》2023年第4期276-282,共7页朱邦芬 
在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均由联大统一组织。杨振宁先生的学士学位由西南联大授予,学士论文导师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吴大猷教...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 硕士学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本科教学 学士学位 杨振宁先生 王竹溪 学士论文 
清华大学物理系复系40周年的回顾和思考
《物理》2022年第8期517-521,共5页朱邦芬 
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6年4月,1952年全国实行“院系调整”,自此30年之内清华大学没有物理系。1982年6月,清华大学决定恢复物理系,至今已有40年。四十而不惑,抚今追昔,或许对未来的发展有所裨益。1复系过程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伊始,创...
关键词:王竹溪 彭桓武 钱三强 院系调整 周培源 叶企孙 吴有训 四十而不惑 
杨振宁科学成就浅释
《现代物理知识》2022年第4期62-68,共7页厉光烈 
一、杨振宁——华人的骄傲杨振宁,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学士论文指导老师是吴大猷(1907~2000)教授。吴先生让他看的第一篇论文讨论的是分子光谱学和群论的关系,使他初...
关键词:王竹溪 理论物理学家 西南联合大学 分子光谱学 统计物理学 安徽省合肥市 吴大猷 杨振宁 
李林:核材料研究的女拓荒者
《中国核工业》2022年第4期55-56,共2页常甲辰 
1956年8月,研究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房山县开工兴建后的一天,时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的钱三强约见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工作的李四光先生的女儿李林:“我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需要从事材...
关键词:金属物理 王竹溪 中国科学院 钱三强 材料科学研究 核材料 房山县 回旋加速器 
杨振宁对西南联大的新回忆被引量:1
《世界科学》2021年第8期52-55,共4页杨振宁 施郁 
2014年7月21日,在清华大学的办公室,杨振宁和施郁谈了他在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大部分内容是以前没有详述过的。在西南联大,吴大猷和王竹溪分别将杨振宁引导到对称性分析和统计力学两大研究方向。在本文中,杨振...
关键词:王竹溪 西南联合大学 统计力学 伊辛模型 杨振宁 吴大猷 对称性分析 矩阵理论 
立足当下,奔赴山海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0年第34期14-15,共2页李雨姗 
物理学家王竹溪曾言:"科学规律的本身是客观真理,是不会陈旧的。人们运用这些规律的方式和作出的相应设计方案,却是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多是在传统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想法也是从前就有,只是限于时代而无法再更深入地发...
关键词:王竹溪 科学技术 设计方案 现代科技 立足当下 物理学家 重要性 想法 
一生求“真”的学者、师长——怀念著名翻译家、辞书家徐继曾先生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0年第12期62-67,共6页王景琳 
徐继曾先生(1921—1989),著名翻译家、辞书家。他生前为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并继周培源、魏建功、王竹溪、唐有祺之后,出任九三学社北京大学主任委员。他一生致力于教学、翻译、辞...
关键词:王竹溪 徐继 《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 校学术委员会 周培源 著名翻译家 徐先生 
1998年黄昆的Interview
《物理》2019年第8期515-521,共7页
1998年5月6日,黄昆教授在北京中关村黄庄住所接受了江才健教授的访问,回忆了他与杨振宁先生交往的一些往事,由此可见两位科学大师之间的友谊与情怀。采访录音由许晨整理,并加稍许注释。本次《物理》刊登时,编辑作了删减与修订。
关键词:王竹溪 杨振宁 INTERVIEW 吴大猷 李政道 张守廉 
束星北纠错
《故事会》2019年第11期83-83,共1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留英回来的王竹溪(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到山东大学讲学,讲座中途,一个叫束星北的教授走到台上说:“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他捏起粉笔一边在王竹溪写满...
关键词:纠错 王竹溪 五十年代 二十世纪 山东大学 西南联大 杨振宁 热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