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战

作品数:78被引量:1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立彬王桂妹张龙海崔永东洪峻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旧派的沉默及林纾的境遇:五四新旧文化论战在1919被引量:6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0-53,共14页王桂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ZW127);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项目(2015FRLX03)
新旧思想文化论战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构成方式,也奠定了五四新文化继承者和研究者们看待"新派"与"旧派"的二元固化模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思想文化最为激烈的论战发生在1919年,重回论战现场,便可发现,在新青年派的有意挑战中...
关键词:五四运动 文化论战 林纾 《新青年》 1919年 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困境”——现代性视角下的五四东西文化论战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2期39-47,194,共10页张翼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韦伯与中国文化研究"(14ASH002);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精品文科支持计划(HEUCF20181309)
以社会理论的视角观之,"五四"文化论战双方分歧的本质在于对"现代性"的态度不同,"西化派"主张拥抱现代性,"文化保守派"主张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态度差异源自论战双方对当时中国的问题意识不同。这体现了中国近代遭遇的"现代化困境"...
关键词:五四运动 文化论战 现代性 梁启超 陈独秀 梁漱溟 张东荪 杜亚泉 
“文化”的“译”与“释”:思想史背景下的概念引进和学科建构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12年第6期73-79,共7页赵立彬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的文化学学科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08BZS03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中国的知识和制度转型"(项目批准号:05JZD00011)子项目"文化学在近代中国的倡导和命运"之阶段性成果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作为一种新概念,在近代中国经历了译介和阐释的过程,与其相关的讨论吸引了众多民国学人。"文化"概念被中国思想界广为接受,对其内涵、理论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入,进而出现了"文化学"学科的倡导和建构,使关于"文化...
关键词:文化 文明 文化论战 文化学 
文化问题与“文化学”建构的本土需求被引量:5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98-109,共12页赵立彬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的文化学学科构建研究"(08BZS03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代中国的知识和制度转型"(05JZD00011)
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背景下,受西学启示,部分中国学人致力于"文化学"的建构。20世纪以来对于本土文化问题的广泛关注,提供了"文化学"理论在中国的独特的社会需求,导致"文化学"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文明边缘、学术文化落后的国家获得特别...
关键词:文化学 文化论战 知识自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