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战

作品数:77被引量:1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立彬王桂妹张龙海崔永东洪峻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喜歌剧之争
《歌剧》2024年第5期62-71,共10页王雅宁 
喜歌剧之争(Querelle des Bouffons)是18世纪中叶发生在法国巴黎的一场文化论战。这场文化论战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欧洲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17世纪末,随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绝对王权制度的建立,法国宫廷文化的发展以及思想文...
关键词:喜歌剧之争 法国宫廷 歌剧作品 路易十四 绝对君主制 抒情悲剧 法国国王 文化论战 
东西方文化论战视角下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文化自觉的逻辑生成
《时代人物》2023年第10期10-13,共4页范佳慧 吕青 
西安工业大学“大思政课”重点建设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育人研究”(编号DSZ04)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与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派之间,围绕用“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来拯救中国、怎样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来拯救中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他们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文...
关键词:东西文化论战 知识分子 文化自觉 
夷夏之辨的转型与大同论述的兴起被引量:1
《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95-105,共11页张翔 
清末民初“列强环伺”的“大变局”在思想文化领域引发深刻巨变,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传统夷夏之辨的转型。以夏化夷的主张从中心走向边缘,夷夏文化混合论则从边缘走向中心,是这一转型进程中的重要变化。夷夏之辨的转型主要有两个方向,一...
关键词:夷夏之辨 大同 东西方文化论战 文化边疆意识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及其当代启示
《决策与信息》2022年第5期14-20,共7页徐绮蔚 张传有 
“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支持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彻底批判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完全接受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才能实现旧中...
关键词:“五四”前后 五四运动 中西方文化论战 中西方文明互鉴 中国传统文化 
两次文化论战的政治背景与陈序经的思想转变
《理论观察》2022年第4期103-110,共8页常子磊 
陈序经留学于美国之时,为了改变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状态,形成了“全盘西化”的思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逐渐强化了对于文化界和思想界的控制,且主张尊孔复古。在1935年和1941年的两次文化论战中,陈序经表达了中国应该走“全盘西化...
关键词:陈序经 西化 政治 文化论战 知识分子 
立足文化论战,解读文化观--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
《语文教学通讯》2022年第13期37-39,共3页周扬 
以梳理《拿来主义》行文思路的方式导入,初步感知鲁迅的文化观。通过对梁启超、胡适、陈序经三人的三篇名作观点的提炼,为文本细读、比较和质询作准备。课堂教学还原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论战,运用质询与回应等教学策略,使学生深...
关键词:文化论战 文化心态 比较法 论辩质询 写作导向 
台湾“皇民文学”论战与“日本情结”被引量:1
《台湾研究》2021年第5期93-102,共10页刘海波 王运华 
世纪之交,"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台湾文坛统"独"意识激烈交锋,统"独"双方围绕"皇民文学"展开论战。部分"台独"文人与日本右翼文人公然为"皇民文学"翻案,引起陈映真等台湾统派作家奋力批驳回击。分裂势力为"皇民文学"翻案的真实目的是...
关键词:“皇民文学” 文化论战 “日本情结” 陈映真 
“关公”何必战“木兰”——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赵汤文化论战”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12,共6页段少明 
采用分析、评估、重构的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美国华裔文学领域中著名的“赵汤文化论战”:通过分析评估重构这一文学现象,得知它仅是一场殊途同归的“舌”战,没有对错之分。但是这场论战对于推动华裔文学多元发展却产生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赵建秀 汤亭亭 文化论战 
历史奇谭:男女分设的公厕
《英语世界》2020年第7期94-99,共6页斯特凡妮·帕帕斯 谢红(译) 
北卡罗来纳和其他一些州已爆发一场新的文化论战,这一次争论的焦点是厕所。北卡罗来纳州三月份通过了一项法案(俗称HB2法案),规定人们只能按出生时的生理性别使用对应的公厕。此法案影响了跨性别群体的权益,因为他们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与...
关键词:公厕 北卡罗来纳州 生理性别 文化论战 厕所 法案 
新中国70年大陆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2期106-108,共3页肖伟胜 
一自近代以来,文化问题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讨论的中心议题。1886—1887年春,当时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恭亲王奕訢与大学士倭仁的辩论,可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西文化论战的首次交锋。自此以后,当"西学"逐渐深入政制、思想观念的文化层面...
关键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恭亲王奕訢 演进逻辑 中西文化论战 现代史 大学士 思想观念 文化层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