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命运

作品数:2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向明郭昭昭马艳许伯卿龙小松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化学刊》《中国文化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代代笔现象与文人命运
《文化学刊》2023年第10期186-191,共6页马一心 
代笔作为一种特别的写作现象,最开始的发展与政府运行有关,随着历史演变,这一为尊者服务的行为也因后期公文代笔地位的下行、日常代笔行为的普遍而逐渐被视为一种低劣的行径。古代的仕籍文人与布衣文人或出于自身需要、或迫于他人乞索...
关键词:代笔 士人 幕府 身份认同 
易代之际地方笔记的苏州文人书写与文化精神——以《吴中故语》《觚剩》《苏州五奇人传》为中心
《东吴学术》2023年第5期88-95,共8页周瑾锋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小说苏州书写研究”(22ZWB009)阶段性成果。
《吴中故语》《觚剩》和《苏州五奇人传》三部作品的作者都是苏州文人,有着相似的书写意图、书写内容与文化内涵。三部作品都将书写的重点放在易代之际的地方史实与人物上,都用大量的笔墨对苏州文人在易代之际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感进行...
关键词:易代之际 苏州文人 文人选择 文人命运 文人风貌 
忠奸视野下的闺阁文人命运——明清文人寄喻“冯小青事”中的悲剧情怀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7-24,共8页李澜澜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明清女性文人研究》(项目编号:14YJCZH075)。
明清两代的文人在接受万历年间武陵之“冯小青事”的时候,其接受效果有着逐步的变化,冯小青与冯生正妻的矛盾从普通的嫡庶之争演变为寄喻“忠奸之争”的文人悲剧。在明清之际的“忠奸之争”由于特殊的时代性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
关键词:忠奸之争 “冯小青现象” 明清文人 时代性 
王云五:把文人命运绑在政治战车上
《现代阅读》2019年第11期63-64,共2页周荐 
王云五(1888—1979)广东香山人,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现代著名出版家,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总经理,对我国近代出版、文教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曾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财政部长等职。1949年后到台湾,并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著有...
关键词:王云五 文人命运 政治 四角号码检字法 商务印书馆 战车 财政部长 1949年 
论郭启宏历史剧中对文人命运的反思——以《李白》为例
《北极光》2019年第5期78-79,共2页梁依霄 
作为关注历史人物主体精神的剧作,郭启宏在《李白》中以文人形象关照当今社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李白》为例,从文人理想、文人品格、文人价值三方面来探讨郭启宏剧作中文人悲剧际遇的共通之处,进而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郭启宏 历史剧 文人命运 《李白》 
两宋酒文化与文人命运的交融被引量:3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6期45-46,48,共3页孙萍 
本文以宋代酒文化现象为线索,深入挖掘宋代酒文化与文人命运的关系,对宋代文人悲剧命运进行梳理并做个案分析,从而提出:两宋文人饮酒心态随时代变革和人生轨迹而改变,宋代文人士子借酒来抒发政治见解、思想包袱或人生不幸。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两宋文人 酒文化 文人命运 
关于《文化苦旅》中“苦”的解读
《北方文学(下)》2017年第10期36-36,39,共2页陈舒瑶 
对《文化苦旅》中"苦"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更为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对此书做到更为深刻的理解.本文将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解读,即文化探索旅程艰辛之苦、文化传承命运坎坷之苦和古代文人命运无奈之苦,以作...
关键词:《文化苦旅》 "苦"的含义 文人命运 
梦魇与现实的浑融——金琎的悲剧人生及与吴敬梓、金兆燕及袁枚相关文本叙事
《励耘学刊》2017年第1期153-171,共19页吕贤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项目编号:14ZDB076;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吴敬梓家族与金兆燕家族的两歧性及融通互训”,项目编号:FJ2016B284
全椒金兆燕家族以举业传家,金兆燕八应会试始得进士第,其长孙金进幼年即受制艺灌输,21岁天亡,成为举业的牺牲品。金琏的悲剧事件分别进入金兆燕的诗文与袁枚及吴敬梓的小说中,或直接叙写,或投有镜像,金兆燕、袁枚与吴敬梓对于八...
关键词:金琎 八股举业 叙述视角 文人命运 
唐末五代文人词兴盛原因考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年第3期58-60,共3页黄静 
唐末五代西蜀、南唐词体兴盛,成为当时词体创作的两大中心,这与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及南北方文人命运的不同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由于北方政治混乱,经济萧条,统治者多武夫出身,排斥文人,故而北方文人处境极其恶劣,而南方政治稳定,经...
关键词:文人命运 文人南迁 花间尊前 词体兴盛 
政治写作中的文人命运——“文代会”主报告及其起草人评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9期84-90,共7页邓小琴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文献史料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AZW005)的研究成果
在第一至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中,主报告是党和国家文艺政策的重要载体,它们的写作过程堪称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而起草人的甄选与确定,则为其"首重",常需遵循一套严格而特殊的标准。通常情况下,能堪此重任,意味着一种政治的恩宠和...
关键词:主报告 起草人 个人命运 文化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