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复原

作品数:21被引量: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明全耿国华樊少荣李春龙姬利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博物院更多>>
相关期刊:《计算机仿真》《中国文化遗产》《天津支部生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层次化的文物碎片点云模型匹配方法
《计算机仿真》2024年第11期239-243,共5页汤慧 赵夫群 耿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31015);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21LY05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JQ-765)。
碎片匹配是文物虚拟复原的关键步骤之一,匹配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文物虚拟复原的结果。针对文物碎片点云数据模型具有数据量大、分辨率差异大等特点,提出一种层次化的碎片匹配方法。首先,采用GH-LS3D(least-squares 3D)算法对文物碎片进行...
关键词:文物复原 碎片匹配 模拟退火 尺度因子 迭代最近点 
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音乐文物复原与展演探索
《东方收藏》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李科 石广阔 
2019年,孔子博物馆正式成立箫韶乐团。本着对礼乐文化的发掘、整理与推广,孔子博物馆又于2022年设立了礼乐传习所。文章通过对历年来出土与馆藏音乐文物以复原、展演的方式传播中国礼乐文化等现象进行研究,并对孔府古乐传习所的延续、...
关键词:礼乐传习所 乐器 古谱复原 艺术实践 
面向超大型复杂空间的壁画高品质数字化方法——以莫高窟第130窟为例被引量:1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年第8期113-122,135,共11页吴健 许丽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编号:2020YFC1523000);课题“丝路相关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课题编号:2020YFC1523005)的阶段性成果。
莫高窟第130窟的壁画绘于几何曲率变化大,大型空间与狭小空间、遮挡空间并存的壁面上,是石窟寺超大型复杂空间壁画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以莫高窟第130窟为例,以探索石窟寺超大型复杂空间的壁画数字化方法为目标,提出了面向原大复原展示的...
关键词:图像质量控制 图像评估指标 文物复原 壁画数字化 
文物复原投影仪
《科学启蒙》2023年第7期48-48,共1页赵诗雨 江军波(指导) 
文物复原投影仪外观类似一支横放的大型钢笔,仪器上有数十个不同功能的按钮,在“笔头”位置装有文物扫描仪,经过精准的参数设置,能自动识别进入扫描范围的残损文物,耐心等待60秒,就可以通过“笔尖”清晰地投影出修复后文物的3D影像,为...
关键词:自动识别 文物复原 3D影像 文物修复 投影仪 扫描仪 参考数据 扫描范围 
音乐文物的“前世”与“今声”——对华夏古乐团音乐考古文物复原展演的思考
《音乐生活》2022年第11期43-47,共5页吴雪 
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音乐文物复原产品外观的检测技术研究”(20211237)的研究成果。
曾侯乙墓乐器的出土促进了音乐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仿制的曾侯乙墓编钟也拉开了古乐展演的序幕。前者培养音乐理论人才,着重音乐史的构建,属学院派的研究;后者借鉴出土乐器和图像资料构建艺术形象,更注重古乐舞台的艺术效果,以专业文艺...
关键词:音乐考古 音乐文物 曾侯乙墓 图像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 错误传播 出土乐器 古乐 
BIM+三维扫描技术在古建筑及文物复原方面的工程应用被引量:10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22年第3期20-24,共5页乔学良 乔广宇 李明科 王元清 贾连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8007);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学科交叉专项)(20131089288)。
BIM+三维扫描技术又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整理了BIM+三维扫描技术在古建筑及文物保护、改造和复原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BIM+三维扫描技术突破传统的单点测量方法,在不破坏建筑的基础上,获取建...
关键词:三维扫描技术 BIM应用 点云数据 实景复制 
复原西汉玻璃编磬的三维量测分析研究被引量:3
《数字印刷》2021年第5期82-91,共10页訾威 王晓雨 童寅豪 
在“泛在印刷”概念下,从三维建模到产品制造阶段,三维量测技术起到了过程检测和最终产品形制监督的作用,从而保障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以达到印刷“一到多复制”的属性要求。本研究以复原西汉玻璃编磬为案例,利用三维量测技术比较其三...
关键词:玻璃编磬 文物复原 三维量测 泛在印刷 
VR技术与文物保护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5期0270-0271,共2页何嵩坚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VR技术在各行各业的热度不断高涨,文物行业也逐渐开始利用这种更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各种文化遗产在新娱乐时代下正逐渐摆脱陈旧的表现方式,科技、艺术、文物也越来越成为相互联系的紧密结合体。为了探究文物...
关键词:VR 虚拟现实 文物保护 文物复原 
数字化文物复原中PBR流程优化对实时渲染的价值分析
《艺术品鉴》2019年第9X期9-10,共2页巫滨 
目前较为高端的数字化文物再现方式,是将次世代(nextgeneration)游戏美术制作技术引入数字化文物的创作流程,借助次世代CG美术中的法线贴图、高光贴图等要素,提升数字文物细节的视觉逼真度。随着CG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基于物理的渲染管...
关键词:数字文物 基于物理的渲染 次世代贴图绘制 
文物复原不可“任性”
《天津支部生活》2019年第10期6-6,共1页
对文物进行复原性保护前,须经过相关专家论证和上级文物部门批准,是为了避免盲目轻率的决策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毕竟文物一旦遭到破坏就是不可逆的,“亡羊”之后或许就没有“补牢”的机会了。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不少地方的文物保护...
关键词:文物部门 复原 文物保护工程 任性 文物保护法 专家论证 违法行为 不可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