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位

作品数:383被引量:40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建国禹明华余鹏彭书跃吴晓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居正与汪道昆交游考——兼论其对汪道昆文学地位之影响
《理论界》2024年第9期86-93,共8页张晓坤 
张居正和汪道昆皆为明代嘉、万年间的风云人物,他们之间有着30多年的交游经历,在文学及政治领域均有合作,并对各自事业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汪道昆文学地位的形成,可以说直接得益于张居正对其政治上的提携,以及对其创作活动的公...
关键词:张居正 汪道昆 交游 戚继光 王世贞 
中古时期文学“评价坐标”嬗变与王粲文学地位的重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陈丽平 李巍巍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文选》与先唐文学的经典化”(L20AZW003)。
魏晋至南朝时期,文人对王粲的评价重心及其文学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明显转变,反映了该时期文学“评价坐标”的嬗变。曹丕对王粲的文学品评重心在辞赋,这个时期王粲的文学地位在建安文人中并不突出;刘宋以后作家评论转向以诗歌为中心,兴起...
关键词:王粲批评 萧统《文选》 评价坐标 
被历史掩藏的作家——论近五年高晓声研究综述
《国学(汉斯)》2024年第3期319-326,共8页李晓雨 
近五年来,高晓声的文学研究呈现出多线并行的形态。随着经济开放、文学理论与文化领域的拓展,其文学研究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生发新意。一些研究者则从小说本体的角度对高晓声小说的语言艺术及风格进行剖析,从而挖掘其受到的文学滋...
关键词:高晓声 文学研究 文学地位 
女真宗室“第一流人”完颜璹诗歌创作风格及其文学地位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12期78-80,共3页张凤芹 
完颜璹不仅是金代女真族的杰出诗人,也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淡远平实、清新灵动,苍茫凄凉、萧散隐逸,浑雅醇厚、气骨苍劲,完颜璹广泛接受中原汉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其作品是女真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其文学成就在中...
关键词:完颜璹 诗歌风格 文学地位 
元代杭州雅集活动之兴衰与杭州文学地位之升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7-67,共11页马颖杰 戴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元代笔记文献资料类编与多民族文学一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AZD124);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浙江省休闲学会课题成果(项目编号:23CSX12)。
元代杭州雅集之风大盛。杭地文人延续着南宋以来的文学传统,以群体的形式集会赋诗、观书题画。雅集活动是元代文人生活史的一部分,其所反映的主题和情感内涵的变迁,是展示元代杭地文人雅趣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杭地雅集活动在元...
关键词:元代 杭州 雅集 文学中心 
齐梁士人群体“请托代笔”风气与“笔”的文学地位提升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48-57,共10页李易特 
“代笔”是源自文吏草诏传统的重要公文书写机制。齐梁出现了士族文人请托他人为自己代作公文书的新风尚。这种“请托代笔”有干谒奖掖与请托朋游两种机制,是士族面对皇权政治复兴下“笔”的政治地位提升,力图在这一新文学领域保持话语...
关键词:请托代笔 干谒 交游 文人身份 文学地位 南朝士族 
论白居易闺怨诗的主题内蕴、文化意蕴及文学地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3-20,共8页王子怡 
白居易的闺怨诗数量不多却韵味悠长,具有多重价值。其诗或述闺中女子所思所怀的复杂心态,或刺时悯民,或抒己不遇,呈现出丰赡的主题内蕴。缘时缘事而发的写作特点及诗人为政治家、文学家的独特视角使其闺怨诗蕴涵史学、社会学、美学等多...
关键词:白居易 闺怨诗 主题内蕴 文化意蕴 文学地位 
文学地位不再?何种地位?谁之地位?
《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第4期81-88,共8页埃伦娜·卡瓦良·布埃斯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常说,且往往夸大其词地说,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学——已失去了象征性地位。这一悲观的立场认为,我们将无路可退——仿佛我们位处著名的"历史的终结"时刻,一如福山在柏林墙倒塌后所预见的那样。我建议以更深刻的...
关键词:文学的象征价值 文学与民族 文学的终结 
楚辞传播和汉赋塑造:论刘安及其《淮南子》的辞赋史地位被引量:3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97-102,共6页徐昌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骈文文献整理与研究(18ZDA251)。
在汉初楚辞的传播与散体大赋的塑造上,淮南王刘安及其《淮南子》起到了重要作用。楚辞早已流行,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身边汇聚了一批楚辞作家,但刘安推动了楚辞由藩国向宫廷的传播,主要原因是刘安擅长辞赋创作,又值即位不久的汉武帝“...
关键词:刘安 《淮南子》 辞赋 文学地位 
黄遵宪文学史地位的生成与奠定(1922—1949)
《晋阳学刊》2021年第2期72-77,共6页李玲 
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首开文学史论述黄遵宪诗歌的先河,陈子展和张宗祥等人引述和发挥了胡适的观点,提升了黄遵宪的地位,他们叙论黄遵宪的内容又屡屡为别家文学史所采用。如此,诗界革命的代表、白话文的先导、民间文学的前驱...
关键词:文学史 黄遵宪 文学地位 胡适 陈子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