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位

作品数:383被引量:40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建国禹明华余鹏彭书跃吴晓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民国才女写武汉
《文学教育》2014年第8期12-12,共1页叶军 
萧红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鲁迅评价“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可能取代丁玲”。而张爱玲的文学地位更是早已为人所知。可你也许还不知道,这两位天才女作家与武汉缘分都极深,尽管她们和武汉直接发生关联都只有短短九个月。
关键词:武汉 才女 民国 30年代文学 文学地位 女作家 张爱玲 洛神 
麦家称作家要放低姿态
《文学教育》2012年第1期159-159,共1页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月光。月光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但是,它带给我们诗意、轻盈的人生,让你松弛下来。”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麦家日前在京与宁财神展开对谈,和读者一起分享了这些年自己的感悟。面对台下零零落落的读者,麦家...
关键词:著名作家 麦家 茅盾文学奖 姿态 实际价值 文学地位 文学本 读者 
论“四书”在明代科举中地位的确立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文学教育》2010年第11期116-118,共3页孙骋 
"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典籍,历来为各代统治者和文人所推崇。明太祖朱元璋确立了"专取四子书命题试士"的科举政策,由此四书就被当做士子日常的功课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并确立了"四书"在明代文学中不可撼动的统治地位。而"四书"地位的确...
关键词:四书 儒家经典 文学地位 明代科举 负面影响 
略谈小说近代化进程中的三个重要转变
《文学教育》2009年第23期38-38,共1页陈丹 
百年前中西文化的碰撞、文学内部文体格局的变化调整赋予小说繁荣的契机,并开启了小说近代化的进程,本文旨在对其过程略作简单梳理,考察小说经历的三个历时性的转变即历史地位、文学地位及审美特质的转变。
关键词:小说近代化 历史地位 文学地位 审美特质 
韩东及其创作
《文学教育》2008年第15期62-63,共2页尚艳 
在当代文学的长河中,韩东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有个性的文人。早在80年代初,韩东就以《你见过大海》和《有关大雁塔》为代表,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文学地位。韩东诗歌中所表现的精神旨趣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决然“断裂”,与...
关键词:韩东 《有关大雁塔》 创作 诗歌史 当代文学 80年代 文学地位 中国当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