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个性

作品数:56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莉馨张晓宁庄晓丽王子今陈晓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世间》
《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3期103-103,共1页梁晓声 
在当代文坛上,梁晓声是一位有着鲜明文学个性和思想力度的作家,是我国知青文学作家的代表,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数十部作品,广受好评。
关键词:知青文学 文学个性 梁晓声 思想力度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知青》 当代文坛 《今夜有暴风雪》 
从莫言的阅读旅程看其个性的特别
《文学教育》2021年第6期4-8,共5页樊星 
在兼容并包中寻找中国文学的特色和自己的文学个性,是现代以来作家创造的必由之路。这里,兼容并包不仅是对于世界文学的取精用弘,也是对于本土传统文学的重新发现、广泛吸收。而当作家们在兼容并包世界文学与本土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创造...
关键词:本土传统 文学作品 莫言 兼容并包 文学个性 亲和性 旅程 各有千秋 
王勇英:为中国孩子讲中国故事
《南方文坛》2021年第1期147-150,共4页曾芳 
王勇英是一位具有自觉意识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从早期的校园顽童型小说、科幻小说,到立足于自身童年经验的乡土小说,再到西南多民族文化小说,她不断地尝试新的创作内容和方法,拓展新的文学疆域,探索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学个性。
关键词:童年经验 科幻小说 乡土小说 儿童文学作家 文学个性 顽童 民族文化小说 自觉意识 
良善大地的颂歌——评阿坝州藏语文学作品集
《草地》2020年第2期66-68,共3页德吉草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把个体理解为生活于他的文化中的个体,把文化理解为由个体赋予其生命的文化。"众所周知,文学及其文学创造者,大多都是从自我所热爱的民族精神和生存经验出发,来表...
关键词:文学个性 自然地理环境 生存经验 本尼迪克特 藏族文学 阿坝州 颂歌 创造者 
寻找“自己的声音”——读杨远康长篇科幻小说《飞天密码》
《当代教育》2020年第1期120-122,共3页夏国强 
案头杨远康先生的长篇科幻小说《飞天密码》已合上最后一页。掩卷之余,脑海里不时浮现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再慢慢回味,总感觉仿佛从字里行间透出一种非同寻常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呢?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回顾最初写作小说时曾...
关键词:科幻小说 麦克尤恩 寻找自我 文学个性 个体认知 英国小说家 康先生 密码 
穿越语言的迷雾--重读汪曾祺的小说《复仇》被引量:2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101-105,共5页王冬梅 
自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的《钓》起,尚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汪曾祺经沈从文的指导和培养a,开始投身小说创作,并在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开启了独具特色的小说文体实验。不过,研究界对汪曾祺及其小说的集中关注则迟至1980年《受戒》在《北京文艺...
关键词:《受戒》 汪曾祺 现代主义思潮 当代文学史 小说文体 《复仇》 文学个性 沈从文 
底层叙事中的脉脉温情
《山东文学》2017年第2期20-21,共2页毕京贞 
作为近年来在山东文坛崭露头角的青年女作家,刘爱玲的小说创作越来越成熟稳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个性和创作风格。她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为蓝本,细致耐心地构建着以滨城和银城为文学地标的小说群落。她的小说常常将目光投...
关键词:底层叙事 温情 小说创作 生活经验 文学个性 创作风格 人生阅历 社会底层 
贴近文学实践是当下文学理论建构的要务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年第4期94-98,共6页高楠 
我发言的题目是《贴近文学实践是当下文学理论建构的要务》,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我们现在非常愿意用'建构'来表述当下文学理论的状况,其实这个词说的绝对不是小打小闹,不是个别的修正,也不是个别既成教材的不断修订,它几乎是一种理论...
关键词:文学实践 文艺理论 文学个性 观念化 当下文学 理论建构 
野气横生中的现代性思考——评周耒《悬崖上的爱》被引量:2
《南方文坛》2016年第6期144-147,共4页罗瑞宁 
评论家张燕玲在《近期广西长篇小说:野气横生的南方写作》一文中借评论家王干的话指出广西文学的个性特点:“就是‘野生’。‘野生’与野心、野性、荒野相关联,也与生态、自然、乡村密切联系。”因为“在同质化语境日益严重的今天,对...
关键词:现代性 广西文学 个性特点 长篇小说 文学个性 评论家 同质化 长记忆 
李白七律“不工”之探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4-91,共8页苏志敏 
李白现存七律只有8首,另有两首七言小律。前人多认为李白七律不工,存在拗句和失粘现象。究其因,盖当时七律尚未完全成熟,李白在创作上既追求"兴寄",又张扬个性,故作品数量虽少,仍有助于七律提升格调、扩展内容和深化内涵。
关键词:李白 七律 兴寄 文学个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