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

作品数:1157被引量:1304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晓原周惠泉田丰王富仁陈方竞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景观文学论纲——兼及苏轼诗歌的景观文学史意义
《长江学术》2025年第2期27-35,共9页王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命题整理与研究”(21&ZD068)。
景观具有自足的属性,围绕景观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分支学科。景观文学研究是景观学科群落中必然出现的交叉方向,具有独立于文学景观之外的存在价值。景观文学以景观为出发点,以景观书写为基础,着重考察景与观的丰富耦合关系及其表达经验。...
关键词:文学景观学 景观史 景观诗歌 《南行集》 
全国邮局征订2025年度新文学史料[季刊]
《新文学史料》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新文学史料》创刊于1978年,以发表“五四”以来我国作家的回忆录、传记为主,同时刊登这个时期的文学论争、文艺思潮、文艺团体、文学流派、文学刊物、作家、作品等专题资料,刊登有关的调查、访问、研究、考证文章及不易见到的材料和...
关键词:文学史料 文学论争 文艺思潮 文学流派 《新文学史料》 专题资料 文学刊物 文艺团体 
从“革命文学”论争看《子夜》中的革命叙事——兼谈吴老太爷的“革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刘世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21&ZD262)。
茅盾始作于1931年10月、完成于1932年12月的长篇小说《子夜》中的革命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928年前后“革命文学”论争的影响。“革命文学”论争促使茅盾重新思考“文学”与“革命”的关系问题,调整小说创作方向,并有意识地从积极意...
关键词:茅盾 《子夜》 “革命文学”论争 革命叙事 
东北作为理解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方法——广义“新东北文学”论纲
《当代文坛》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金钢 王璐 
黑龙江省社科一般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ZWB266;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意义生产与俄苏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ZD279。
新时代以来,东北文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综合考察其内涵与外延,是认识其价值较为客观的途径。如果将“铁西三剑客”等东北青年作家创作定义为狭义的“新东北文学”,那么本文讨论的则是新时代以来反映东北区域社会人生的广义的“新东...
关键词:新时代 新东北文学 工业 
北平“革命文学”论争与左翼力量的兴起——从《新晨报副刊》到《世界日报·蔷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1期31-46,共16页刘文欣 
1929年下半年,上海的革命文学论争已趋退潮,北平文坛对此话题却热络起来:北平《新晨报副刊》社论撰述员谭丕谟以“斯徒”笔名在该刊揭起“革命文学”讨论,不久《新晨报副刊》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征稿,有意识地征召关于革命文学的讨论。...
关键词:《新晨报副刊》 北平文坛 革命文学论争 《世界日报·蔷薇》 
史料视域中的香港澳门当代文学70年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4年第6期49-64,共16页黄万华 
一、三位一体的文学史料视野(格局)2016年,香港地区出版了陈国球总主编,陈智德、樊善标、危令敦、谢晓虹、黄念欣、卢伟力、林曼叔、程中山、黄仲鸣、霍玉英等担任分卷主编的12卷本《香港文学大系一九一九-一九四九》(以下简称《香港文...
关键词:文学史料 香港文学 文学评论 文学论争 文学团体 精神理念 现代文学 历史图景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季刊)2024年第4期编辑委员会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4期1-1,共1页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理论“误读”: 再论太阳社对藏原惟人“新写实主义”的引介与运用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2024年第2期315-327,共13页顾宇玥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日本共运’理论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研究(1925-1937)”(24YJC75101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共运与中国左翼文学研究”(22ZWB008)阶段成果。
在1928年中国左翼文坛爆发的“革命文学”论争中,太阳社率先译介了日本左翼理论家藏原惟人的“新写实主义”论,以此作为“新兴文学”重要的理论支柱。太阳社关注“藏原理论”,既是缘于新兴文学实践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文艺理论诉求,又存在...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 革命文学 钱杏邨 茅盾 误读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文学论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6期20-32,共13页蒋洪生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等文章中从人物塑造、叙事和描写手法、政治倾向性、社会效用和文学基调等方面,对以卡尔·倍克和卡尔·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创...
关键词:恩格斯 “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 文学的倾向性 
曾被张冠李戴的“左联”大会会址
《世纪》2024年第6期18-19,共2页张如意 
1928年至1929年,在文化战线上出现了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论争,这在文学史上被称之为“革命文学论争”。这场论争影响巨大,中共中央要求停止对鲁迅的谩骂攻击,应该正确认识鲁迅对于建设革命文学的重要意义,团结到鲁迅的旗帜下,建...
关键词:左翼作家联盟 革命文学论争 新文学运动 沈端先 文化工作委员会 冯雪峰 郑伯奇 夏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