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文学

作品数:38被引量:6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莫琼莎刘炳范何乃英王琢邵艳平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学术》《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东北亚外语研究》《小说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元问题的“主体性”:日本二战后初期文学论争的理论内涵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5年第2期130-144,共15页信誉 
2024年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一般科研项目“日本战后初期的文学主体性问题研究(1945—1950)”(Y202457155)的阶段性成果。
二战结束后,日本新日本文学会与《近代文学》之间围绕“主体性”问题爆发了激烈论争。文学史家倾向于关注论争中对“文学主体”的讨论,并在研究中形成了以主体性为元问题的研究视角。实际上,作为元问题的主体性概念不仅涉及文学实践,也...
关键词:日本战后文学 《近代文学》 文学主体性 “主体性”论争 
战后日本文学的三重向度:民族主义、国家记忆与文化心理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4期119-124,共6页韩旭 
战后日本文学中民族主义、国家记忆与文化心理这三个重要向度成为反映社会变迁、文化冲突与心理困境的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战后日本文学如何体现对民族身份的认同与反思,以及民族主义情感在文学叙事中的复杂表现,并探讨了国家记忆在战...
关键词:日本战后文学 民族主义 国家记忆 川端康成 
“星堇派”论争与日本战后文学思想的形成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莫琼莎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日本战后文学视阈下的‘战争认知’研究”(SM202010009005)。
“星堇派”论争是关于日本战后文学思想的重要探讨,它揭示了日本战后文学两大方向的异同:以加藤周一等人为核心的文学古典主义团体倡导扎根日本传统文学文化,从人道主义和合理主义出发进行文学创作;以荒正人、本多秋五等人为核心的左派...
关键词:日本战后文学 “星堇派” 战争认知 加藤周一 《近代文学》 
“孤独的人”:武田泰淳的鲁迅言说及其文学接受被引量:2
《长江学术》2022年第3期79-94,共16页王俊文 
日本“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武田泰淳对鲁迅的理解与其好友、对日本鲁迅研究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竹内好相比并不逊色。武田泰淳这方面的小说和对谈等体现了其鲁迅论的总体特征。而泰淳文学中“弱男”/“强女”这一基本构图,以及小说《无声...
关键词:武田泰淳 竹内好 鲁迅 日本战后文学 
“温柔左翼”与“非国民”——岛田雅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后现代性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21年第2期56-64,共9页徐一然 
1983年登上日本文坛的岛田雅彦是日本当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岛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两部代表作品——《献给温柔左翼的嬉游曲》和《流亡者的呐喊》从表现手法和精神内核上均具有一定的后现代性。表现手法上,岛田利用戏仿创造出“...
关键词:日本战后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岛田雅彦 戏仿 
论日本战后文学的反战主题被引量: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10-17,共8页叶琳 张叶玉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民间反战记忆跨领域研究”(17ZDA284)。
二战以后,一些饱尝日本战争体验的作家们,打破了政治思想的禁锢和天皇专制的锁链,开始对这场由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刚刚结束的法西斯战争进行反思。他们纷纷将蛰伏已久的战争创伤记忆付诸笔端,揭露战争的伤害,创作出一批反军国主义、反...
关键词:日本 战后文学 反战 主题 
当代日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文学——黑谷一夫专访
《世界文学》2020年第1期290-301,共12页陈世华 
2018年度南京工业大学社科基地“国外中国热点问题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采访者的话:在当代日本社会乃至国际社会,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潮此起彼伏,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近期就当代日本马克思主义的文论与文学同日本著名文艺评论家黑古一夫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访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评论家 日本战后文学 文学特点 思想潮流 采访者 文学创作 当代日本 
美军占领期日本文学“检阅”问题研究小史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9年第1期293-306,共14页祝力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YJC770053);吉林省教育厅项目(JJKH20170955SK);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S24)的阶段性成果
1 '占领期文学'与'检阅'制度在日本文学研究界,'占领期文学'或称'占领文学'是日本战后文学史的开端与源头,衔接着战前、战时下的日本文学与战后乃至当代日本文学,不仅是'昭和文学'中的重要一环,且为解读日本从战时'转向'文学走向当代文...
关键词:日本战后文学 GHQ 日本学界 中野重治 
即物性书写与庶民的生死观——以深泽七郎『笛吹川』为中心被引量:3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8年第1期110-117,共8页郭晓丽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深泽七郎庶民文学研究"(项目批号:16YJC752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郭晓丽;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号:15ZDB0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牛林杰
深泽七郎的『笛吹川』写了日本战国群雄争霸背景下底层庶民的生死与情感。小说引发的"笛吹川论争"体现了战后日本社会转型期中在文学功能评价问题上的分歧。与主要作家自我的日本近代文学不同,『笛吹川』的特征在于"即物性"——完全基...
关键词:即物性 庶民 深泽七郎 笛吹川 日本战后文学 
“民族”和“语言”双重束缚下“在日”文学的现状与走向被引量:1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7年第3期69-76,共8页黑古一夫 侯冬梅 刘楚婷 
2016年度山东省教育系统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2016]4号的阶段性成果
"在日"文学是指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1910~1945)来到日本或被强行带到日本的朝鲜人主要用"日语"创作的文学总称。这些文学围绕着1945年8月5日朝鲜"解放"后仍残留于日本的朝鲜人不回国的理由、战后朝鲜半岛的南北分裂状况以及日本社会...
关键词:“在日”文学 日本战后文学 战后史 世代差异 民族身份认同 现状与课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