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命运

作品数:41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欧阳萍吴炫沈文雪蓝东兴朱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文艺评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美与时代(美学)(下)》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终结与文学自主存在——基于阿多诺文学自主理论所作的思考
《文艺争鸣》2024年第10期86-92,共7页李进书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西方理论话语的冲击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项目编号:2024JZDZ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就21世纪以来的文学思潮而言,“文学终结论”无疑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引发了学界关于文学是否会终结的持久而广泛的争论(1),也激发了我们对文学的地位和其未来命运的长久的、深层的思考。整体地审视“文学终结论”以及...
关键词:文学终结论 文学思潮 电信技术 文学命运 未来命运 阿多诺 自主 
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命运被引量:3
《长江文艺评论》2020年第1期69-74,共6页陈建华 
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曾经专属人类的文学领域,但是,由于本能地对技术至上的反感和对科学乐观主义的怀疑,学界对文学的前途持审慎的乐观态度:机器写作与生命写作有本质区别,无法替代文学的存在。这一论调的典型代表即韩少功的《当机器人...
关键词:作家协会 人工智能 机器人写作 寄生性 韩少功 数据库 生命写作 技术至上 
时代激流中的“闯入者”——新中国成立后赵树理文学命运解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81-88,共8页陈黎明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制度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建构研究”(HB18WX005)
新中国成立后赵树理的文学命运并非"极左"路线的简单结果,其源头可溯至1940年代延安解放区时期,基于特殊政治文化需要,赵树理创作路向与《讲话》之间建构了一种模糊认同的关系,其创作实践同革命需求之间也同样不甚一致。新中国成立后,...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 赵树理 文学命运 
微信时代的文学命运
《文学自由谈》2017年第4期17-21,共5页石华鹏 
如果给现今这个时代命名的话,我称之为微信时代。微信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包围了我们,无处可逃——在一切可能的场合,我们不得不掏出手机,扫一扫,加一个。家里、路上、办公室、商场、饭店……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微信的鸣叫声。毫无疑问...
关键词:文学传统 鸣叫声 文学期刊 移动宽带 织网 一只手 文学评论家 头脑简单 呼啸而过 心灵鸡汤 
沈从文乡土小说文学命运的嬗变——兼对乡土文学走向世界的反思被引量:1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23-128,共6页汪璧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YY08)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沈从文乡土小说是典型的一类,其创作因意识形态几度沉浮,却在西方得到高度认可与传播,继而引发国内重读。中国乡土文学要走向世界,必须树立民族自信,持宽容与理性心态,挖掘乡土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关键词:沈从文 乡土文学 民族性 民族文学 
加兹达诺夫与鲁迅的文学命运比较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7期5-9,共5页杜荣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是博士后资助项目<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加兹达诺夫战争小说研究>(资助编号:2015M581023)的阶段性成果
加兹达诺夫与鲁迅身处不同的文化语境之中,但都受到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风云变幻也影响着他们的文学创作,深受战争之苦的他们沿着克尔凯郭尔开凿的精神隧道进行生活和文学之勘探,存在主义是其共同的思想渊源,...
关键词:精神结构 存在哲学 战争观 创作实践 文学命运 
政治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命运的关系——以二战文学《安妮日记》在日本的命运演变为个案的分析被引量:1
《湖湘论坛》2016年第1期148-152,共5页贺桂华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西学东渐与请来明初译名问题研究>[编号:13YJC740136];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4YBA302];湖南省民间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项目[编号:FWJD2014-2];2014年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编号:HN-0021-B]的阶段性成果
《安妮日记》作为以二战反法西斯为题材的世界经典名著,自1952年被皆藤幸藏译成日语后,在日本一度成为畅销书。然在2014年,日本多家图书馆和书店的《安妮日记》及相关资料遭大规模破坏。这一政治事件的发生可以折射出政治意识形态对翻...
关键词:翻译文学命运 二战文学 《安妮日记》 反法西斯 日本政治右倾化 
对20世纪中国先锋文学命运的初步判断
《长安学刊》2013年第5期125-126,共2页刘佳 
20世纪中国先锋文学以其独特而新颖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疏离了传统文学创作而成为先锋与实验的文学典范,却因日渐被大众所熟悉而丧失了先锋地位,这与先锋的历史使命有关,可以看做是一种必然结果。但是先锋的精神是永恒的。
关键词:先锋 先锋文学 先锋精神 
论媒介传播与文学命运之关系——以20世纪90年代的三部重要作品为例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110-113,共4页杨荣 
以20世纪90年代的三部重要作品《废都》、《白鹿原》、《活着》之文学命运为例,阐述了市场经济时代媒介传播对文学本身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制约力。这种现象表明,在高度发达的媒体时代,如何运用一切手段与策略推销作家作品,已成为不得...
关键词:20世纪90年代 媒介传播 文学命运 
文学与图像——兼论图像时代的文学命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66-70,77,共6页陆涛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古代小说插图及其语-图互文研究"(11YJC751054)的阶段性成果
在当前图像时代的背景下,文学领域充斥着图像,文学遭遇了图像的挑战,文学与图像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历史上,文学与图像一直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关系,经历了语图一体、语图分体和语图合体三个阶段。我们的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应...
关键词:图像时代 语-图关系 明清小说插图 影视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