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标准

作品数:69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家荣谷鹏飞黄赞梅刘巍刘俐俐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批评标准中国范式之刍议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刘巍 李诺亚方舟 
文学批评的内涵是批评者基于个人的前经验对文本进行体验性理解,基于自身的理论素养,对文本中的价值、意义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过程。它作为运动性美学活动和批判性反思活动,对文艺创作具有指引和疏导的作用。在整体的文学评价体系中,中国...
关键词:西方文艺理论 文艺创作 中国范式 文学批评标准 文学评价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批判性反思 体验性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问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101-102,共2页谷鹏飞 
如何在新时代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内涵,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深度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时代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核心课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标准 时代创新 核心课题 深度结合 时代化 标准内涵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中国化与时代化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14-18,共5页季水河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特指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50年代所创立的“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考察文学现象、评论作家作品的准则与尺度。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多向发展,不同国家的马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多向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文学现象 时代化 作家作品 中国化 20世纪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问题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5-32,共18页谷鹏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学阐释学的‘中国范式’研究(1942—2022)”(22AZW001)。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成果,一直指引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新格义”阐释 
当代文学批评标准的嬗变与文学批评价值观问题被引量:2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91-95,共5页严红兰 熊丽 
江西省2017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研究”(ZGW17114)。
建国以来,当代文学批评经历了一个由“左”倾到理性化、学理化的嬗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学批评标准也由以往的单一封闭逐渐走向多元开放。这在给当代文学批评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使当前的文学批评出现了一些价值观问题。只有站...
关键词:文学批评标准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批评价值观 人学 
《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丛书
《文艺研究》2022年第9期101-101,共1页汤哲声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该丛书是第一套对中国百年通俗文学(1892—2018)进行价值评估的学术著作,涵盖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当代通俗文学和网络文学三个时期。该丛书提出,对通俗文学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前提,是构建通俗文学的...
关键词:通俗文学 网络文学 文学批评标准 价值评估 学术著作 教育出版社 学术批评话语 通俗性 
新时代文学批评标准的话语实践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3期15-21,共7页刘巍 傅瑶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学理论中国范式研究”(19ZDA266);2021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文学批评标准之新变”(L21AZW001);202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文艺政策对文学批评标准的影响研究——基于第一次至第四次文代会”(L21CZW003)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时间概念。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其中也包含着文学批评标准进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对文学批评标准问题...
关键词:文学批评标准 话语实践 文学作品 新的历史起点 历史方位 审美性 基本态势 知识性 
“歌颂与暴露”:文艺批评论争与文学观念的转变
《文艺争鸣》2022年第5期79-84,共6页赵坤 
博士后面上项目当代文学批评的话语转型(项目编号:2019M650954);山东大学未来学者计划成果。
相比“伤痕文学”“写本质”“悲剧性”“典型性”“人道主义、异化”等同期出现的文学批评新生词,“歌颂与暴露”并不是直接描述文学现象或指代文艺作品的批评术语。它是指发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批评领域的激烈论争,一场围绕...
关键词:批评术语 文艺功能 伤痕文学 文学批评标准 文艺作品 人道主义 批评论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与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的构建——评汤哲声《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史学书写卷》被引量:1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1期400-406,共7页黄杨 
国家社科基金基础类重点项目“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与大事记整理研究”(20AZW019)的阶段性成果
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是一套由5部著作构成的学术论著丛书,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阅读调查及资料库建设”(13&ZD120)的最终成果和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关键词:通俗文学 出版规划 学术论著 文学批评标准 史学书写 价值评估 资料库建设 阅读调查 
罗赞诺夫比较视域下的普希金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190-196,共7页纪薇 
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罗赞诺夫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SK137)的阶段性成果。
在罗赞诺夫的批评视野中,普希金与其他作家的对比形象常常改变。他把普希金与果戈理相对比,使普希金获得“光明的正面形象”;把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相对比,使普希金成为“静态的反面形象”;在与涅克拉索夫的对比中,凸显出普希金的“贵族老...
关键词:罗赞诺夫 普希金 文学批评标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