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作品数:10852被引量:6012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鲁枢元张玉能张炯吕睿杨守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编后记
《文学评论》2022年第3期224-224,共1页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
关键词:文艺形式 编后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艺术 为人民服务 人民大众 时代 
文学艺术与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被引量:14
《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180-187,共8页陈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文明的结构与艺术的功能"的阶段性成果;批号:07JJD751079
根据索绪尔的观点,包括语言在内的符号系统是由可供辨识的"能指"和具有意义的"所指"组成的。而"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又是任意的,是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人们"约定俗成"的。按照这一标准,艺术作品虽然具有可供辨识的形式特征,而且这些...
关键词:语言符号 文学艺术 约定俗成 艺术作品 艺术门类 民族语言 符号系统 社会群体 
拓宽散曲研究的视野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210-220,共11页赵义山 
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词曲史研究的新视阈/08XZW007"之阶段性成果
广泛流行在明清时期的时尚小曲、明清小说中寄生的散曲和现当代散曲,无论从文化思想方面还是从文学艺术方面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但这三大类散曲作品却遭受不同程度的轻视,这对整个散曲文学和相关文体的研究是不利的...
关键词:散曲研究 文学艺术 明清时期 明清小说 文化思想 文学研究 学科建设 相关学科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简评
《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209-212,共4页张志忠 
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过眼的文学史类著作可谓夥矣,不才如我,也曾经编著过几本,有年度史《1993:世纪末的喧哗》,有断代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还有力图打通文学艺术各门类而总括其美学风范的《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惟其...
关键词:文学发展史 中国现代 吴福辉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简评 插图 文学艺术 
论抗战文学的大众传播学特征及工具理性样态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165-170,共6页张育仁 
纵观抗战以前的中国历史,很难找出有哪一个历史时期,文学艺术与战争的关系像抗战时期这样密切;抗战文学与国家战略和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是随着国家,特别是作为"舆论领袖"的文学艺术家,对大众传播的工具理性认识而逐渐强化的一种历史必...
关键词:大众传播学 传播工具 抗战文学 理性 文学艺术家 抗战诗歌 样态 中国历史 
审美乌托邦研究刍论被引量:9
《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158-162,共5页周均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审美乌托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ZW010
国外对审美乌托邦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审美乌托邦理论和文学艺术现象两方面,国内审美乌托邦研究也发展迅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从研究现状考察,是弥补以往乌托邦研究薄弱环节的需要;从词源学分析,乌托邦原初就有"美好"之义;从表现形...
关键词:审美乌托邦 文学艺术形式 乌托邦小说 乌托邦文学 艺术现象 主要表现 创造实践 价值决定 
“文学艺术的哲学问题:中国—斯洛文尼亚”双边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222-223,共2页杨彬彬 
2009年6月11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斯洛文尼亚美学学会、斯洛文尼亚普利莫斯卡大学人文学院在斯洛文尼亚的海滨城市科佩尔联合主办了“文学艺术的哲学问题:中国一斯洛文尼亚”。作为双方第一次重要的学术交流活动,双...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斯洛文尼亚 学术交流活动 哲学问题 文学艺术 研讨会综述 海滨城市 人文学院 
评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211-213,共3页马俊山 
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是一部大书。它篇幅大,68万字;容量大,从1949写到2000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的各种戏剧现象和历史过程,其内容之宏富、体系之完备...
关键词:中国当代 戏剧史 董健 主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文学艺术 中国大陆 戏剧现象 
向善而在:文学艺术的审美道德目的和使命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73-77,共5页李咏吟 
"向善而在",作为生活与艺术的根本法则,涉及审美目的与道德目的之价值追问。审美是为了认知生活的美善价值,道德是为了提升生活的存在意义。审美与道德的目的,都是为了确证生命自由创造的力量,弘扬人的生命德性与良知,表达至善与仁爱的...
关键词:道德目的 文学艺术 审美 向善 生活理想 人的生命 存在意义 自由创造 
诗性智慧与诗意创造——文学创新及其限度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59-64,共6页段建军 
文学艺术是人用诗性智慧所创造的用来进行诗意交流的“有意思”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过程只有接受特定艺术惯例和程式的规范、约束,才能找到诗意表现的途径和方式;它的价值实现过程,同样要受艺术惯例和程式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与读者结成...
关键词:诗性智慧 文学创新 诗意 艺术形式 价值实现过程 文学艺术 创作过程 虚无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