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本体论

作品数:48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元骧杨万里蔡锺翔黄枬森温玉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文艺评论》《创作评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王元骧的文学语言思想
《文艺争鸣》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张瑜 
作为当代杰出的文艺理论家,王元骧先生以提出“审美反映论”“文艺实践论”“文艺本体论”和“文艺人生论”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文论观点而蜚声学界,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王元骧先生在文学语言研究领域中也曾做过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他对文学...
关键词:文学语言 王元骧 审美反映论 文艺本体论 文艺理论家 文学实践 多维度视角 实践论 
理学思维下吴澄的文艺本体论与文道观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5期120-128,共9页杨万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明理学家‘游艺’之学与文艺思想研究”(17CZW021)。
关于吴澄的文艺本体论问题学界已有不少论述,但就目前的主流研究来看似乎仍值得商榷。鉴于其在文气批评方面的理论成就,大多数学者将其视为气本论者。其实不然,我们应以吴澄的理学思维来理解其文艺观念。从万物构成的角度来说,“理在气...
关键词:吴澄 理主气辅 理在气中 本体论 文道观 
后人类语境与文艺理论新动向被引量:2
《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128-136,共9页王坤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生态电影的类型化研究”(17EC23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美学理论话语建构研究”(19BZW027)的阶段性成果。
后人类状态已经悄然成为人们的生活现实。这种状态势必对当前作为主流文化的人文主义既有的认知、伦理和审美体系产生冲击——一次全面的价值重估正在进行之中。作为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新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文艺活动的蜕变也正在...
关键词:后人类语境 新动向 数字人文 文艺本体论 后人类生态批评 元宇宙 
基于瓦蒂莫“弱小本体”理论谈艺术本体的转向与比较
《美术文献》2021年第9期11-13,共3页白淼 郑丹 
202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科研项目课题“‘5G互课’视域下艺术设计专业‘四维一向’升量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JX2020D252)的阶段性成果;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受众细分视域下吉林省公共设施适用统筹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10476SK)的阶段性成果。
意大利当代学者基阿尼·瓦蒂莫(Gianni Vattimo)基于本体思辨的"弱思维"理论,将"思想暴力"的反方冠名以"弱小本体"。鉴于此,艺术本体作为文艺本体论中的可量化模式,在当代艺术实践中不该限于消解,进退失据。其当代艺用转向涉及的从神权...
关键词:“弱思维” 艺术美学 文艺本体论 
当代文艺本体论思潮解析被引量:2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7期8-21,共14页陆贵山 
文艺本体论问题,关涉到文艺的性质和功能、价值和作用。文艺本体是一个具有不同层级的系统结构,有广义的宏观大本体和狭义的微观小本体。最有影响的文艺本体论包括自然本体论、社会本体论、人学本体论、文化本体论、审美本体论和文本本...
关键词:文艺本体论 意识形态 当代文艺 
宋代理学家的文艺本体论——以诗文书画为中心的综合考察被引量:2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39-145,共7页杨万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明理学家‘游艺’之学与文艺思想研究"(17CZW021)阶段性成果
两宋理学家的文艺思想相对于传统文人而言具有自身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内部的分野与嬗变。其文艺本体观集中地表现在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上,虽大致显示为由重道轻文到融汇为一的演变趋势,其内在过程却复杂得多。而这种演变背后的思想支撑...
关键词:理学 文艺观念 文道关系 游于艺 
艺术理论的本体坚守与当下拓展--评陈旭光新著《艺术的本体与维度》被引量:1
《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第2期115-121,共7页周强 陈琰娇 
《艺术的本体与维度》一书,在书名上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其最大的亮点,那就是将“本体”问题,作为该书整体理论架构的切入点、立足点和着力点。“所谓本体,指终极的存在,也就是表示事物内部根本属性、质的规定性和本源,与‘现象’相对。”...
关键词:“本体” 艺术理论 维度 陈旭 20世纪90年代 后现代文化理论 艺术本体论 文艺本体论 
习近平文艺本体论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
《学术前沿》2018年第3期90-99,共10页王超 
文艺本体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理论。习近平文艺本体论体现为"一个中心"和"三个支撑",这个"中心"即人民,并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三个支撑"即有筋骨、有道德、...
关键词:人民中心论 筋骨论 道德论 温度论 
审美感通学批评的文艺学基础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17年第2期94-102,共9页汪余礼 
"审美感通学批评"区别于其他批评方法的独特之处,归根结底是源于对文艺本体、文艺功能、文艺创作规律、文艺审美标准等元问题的不同理解。在文艺本体论上,审美感通学批评认为文艺作品不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现实生活、作者自我、...
关键词:审美感通学批评 文艺本体论 文艺价值论 审美标准论 
冯友兰的文艺本体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7-42,共6页赵永君 
哲学与诗学如同脉之水,二者虽分支不同却有着内在精神的互通。冯友兰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文艺予以提撕剖析,使文艺的阐释具备了哲学的深度,形成了他独特的哲性诗学观。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一座重镇,冯友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对文艺本体...
关键词:冯友兰 诗学观 文艺本体论 哲学与诗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