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

作品数:863被引量:1891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福荣李良品张世友刘丛强冯新斌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贵州民族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礼俗仪式音乐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意义——以乌江流域仡佬族民间吹打乐为例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5期105-110,共6页李杰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风文明的建设需要礼俗仪式音乐的参与。乌江流域的礼俗仪式音乐中,吹打乐在各种礼俗仪式活动中仍随处可见,是礼俗仪式音乐中运用最广的一类。文章以乌江流域仡佬族民间吹打乐为个案,探讨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国家...
关键词:乡村振兴 礼俗仪式音乐 乌江流域 仡佬族 
和谐共生:明清时期乌江流域族群文化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7期207-212,共6页李良品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研究"(批准号:11BMZ010)的中期成果之一
明清时期乌江流域族群文化和谐共生的逻辑起点在于构建起族群与国家、本族群与他族群、本族群内部等不同层次的和谐共生关系,族群文化和谐共生的基本逻辑在于国家主导、上下互动、族群发展三个方面;明清时期乌江流域族群文化和谐共生的...
关键词:和谐共生 明清时期 乌江流域 族群文化 
略论乌江流域茶文化对中华茶文化的贡献被引量:3
《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1期75-78,共4页邵启富 
贵州省重点学科"民族文化遗产学"(黔学位合字ZDXK[2014]17号)阶段性成果
中华茶文化是中华民族饮茶、种茶、制茶的文化。深入研究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均认为中华茶文化的出现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本文通过对乌江流域茶文化的探究表明,乌江流域的茶文化早在商周之前即已滥...
关键词:乌江流域 茶文化 主要发源地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的新情况与调控——乌江流域向家村调查
《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7期25-28,共4页莫代山 
教育部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民族地区自治民族与非自治少数民族和谐关系建构研究--以鄂渝边区的蒙古族村落为例"(12YJC85001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社会治理研究"(14CMZ006)
市场经济发展中,散杂居民族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体现在社会公共资源争夺、误解和担忧、区分意识、日常生活问题复杂化等方面。市场经济背景下民族意识缺乏有效引导、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缺失等因素是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
关键词:市场经济 散杂居民族 民族关系 调控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探究被引量:4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12期225-228,共4页赵云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互动与族群和谐关系研究"(编号:13XTY005)
乌江流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和当前的构建和谐社会并无冲突之处。本文选取体育文化为例,就其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乌江流域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和谐社会 
双面枭雄:乌江流域土司传说与民族记忆研究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10期176-179,共4页王剑 
国家社科基金民族问题研究一般项目"乌江流域民族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研究"(编号:12BMZ023);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武陵山区民间神话传说与民族记忆研究"(编号:2013PYZW01);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开放项目"重庆民族地区族群互动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研究"(编号:2013Y10);重庆市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城市;乡镇;村寨:重庆少数民族生活样态调查与研究"(编号:xm2014065)阶段性成果
民族记忆,是一个民族对其历史上重大事件及活动的一种选择性纪念和记录。民间传说是民族记忆的形式之一,在社会中有着深刻的根基,是一段时期内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集中反映。乌江流域的土司传说是区域内民族起源、迁徙、战...
关键词:乌江流域 土司传说 民族记忆 
乌江流域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研究被引量:9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9期154-157,共4页熊正贤 吴黎围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部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1XJY016);2013年度长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3Y04);2014年度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研究中心开放项目(2013KYQD02)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是开发的,区域内外要保持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这样才能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乌江流域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发展基础、发展理念等方面处于落后状...
关键词:协同创新 文化产业 耗散结构 乌江流域 
论抗战时期乌江流域的人口流移与民族融会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131-136,共6页张世友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2011YBYS091)
抗战时期,中国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成为了众多内迁机构、学校和难民逃亡入迁的首选之所。伴随各种机关企业、学术团体、公职人员、知识分子、四面八方的商人和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不期而至,这不仅打破了乌江流域二十...
关键词:抗战时期 乌江流域 人口流移 民族融会 
乌江流域历代民族关系的类型及其特征论略
《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127-133,共7页张世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历代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10XMZ013);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乌江流域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2011YBYS091)
中国西南边陲的乌江流域,因民族众多且地理位置特殊,故历代以来的民族关系不仅类型纷繁复杂,而且特征典型明显。从类型上看,有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有中央王朝与各民族民间、少数民族政权与各民族民间的关...
关键词:乌江流域 民族关系 类型 特征 
土司时期乌江流域土兵的类型、特点与作用被引量:2
《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119-124,共6页李良品 刘志慧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历史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研究"(11BMZ010)中期成果;教育部规划项目"历史时期乌江流域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批准号10YJA850022)中期成果
土兵是以耕种土司占有的兵田为生、以向土司服兵役换取田地耕种权并依附于土司的农奴。可按地域、民族和职任划分为不同类型。乌江流域土兵具有数量的随意性、产生的家族性、训练的纪律性、征调的频繁性等特点。土兵具有平叛、抗倭、保...
关键词:乌江流域 土兵 类型 特点 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