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作品数:11被引量:25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杨庆新王耀南欧阳红林杨民生李建贵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电工电能新技术》《皖西学院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自动化设备》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线充电轨道供电式电动汽车模型
《科技传播》2014年第15期208-208,196,共2页李顺 王丹 王万昆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消除了传统的电能传输方式带来的电击、短路和发生火花的危险。本文初步建立了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无线小车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加装了无线模...
关键词: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无线小车模型 初/次级补偿 无线模块 
无线充电轨道供电式电动汽车模型
《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23期65-65,共1页李顺 王丹 王万昆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消除了传统的电能传输方式带来的电击、短路和发生火花的危险。本文初步建立了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无线小车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加装了无线模...
关键词: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无线小车模型 初/次级补偿 无线模块 
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高效E类射频功放设计被引量:6
《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年第4期1-5,10,共6页储江龙 李玉玲 杨仕友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11C11061)
功率放大器作为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输入源,是该传输系统的关键构成部件。为了提高整个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适应不同传能线圈结构,以及保证线圈距离变化下稳定的运行,本文设计了一款高效的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中采用矩量法(M...
关键词:无线电能传输 E类功率放大器 
基于可控电抗器的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动态补偿被引量:16
《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第5期183-189,共7页杨民生 王耀南 欧阳红林 张细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750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5JJ30191)资助项目
静态补偿方式不能同时兼顾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零相角运行条件与功率传输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控电抗器的动态补偿方法。在系统的一次侧采用可控电抗器与固定电容构成的并联支路进行动态补偿,在系统的二次侧采用...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零相角 动态补偿 参数优化 
新型恒定一次侧电流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建模与优化(英文)被引量:16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第4期34-40,共7页杨民生 王耀南 欧阳红林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60775047)~~
提出一种新型无接触式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系统一次侧线圈与电感/电容/电容所组成的谐振槽谐振、二次侧线圈与补偿电容并联谐振。利用互感理论,分别建立相互分离的原边等效电路模型和负载...
关键词:电源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 恒定电流 优化设计 
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补偿及性能分析被引量:17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第9期15-19,共5页杨民生 王耀南 欧阳红林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JJ30191)~~
运用松耦合变压器互感电路模型,推导出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原、副边分离的等效电路。选取合适的副边补偿电容,以增强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选取合适的原边补偿电容,以降低对系统电源容量的需求。研究表明:当原边电流恒定时,在副边串联补偿...
关键词:无接触电能传输 原边补偿 副边补偿 最大传输功率 
应用于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可分离变压器的研究被引量:9
《变压器》2008年第8期26-29,共4页王军华 李建贵 汪友华 杨庆新 
计算分析了可分离变压器的互感参数、耦合系数和输出性能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可分离变压器 无接触供电 耦合系数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多负载解耦控制研究被引量:14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0期53-56,共4页杨民生 王耀南 欧阳红林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05JJ30191)
利用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互感数学模型,研究了多负载时系统的功率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控制策略,在能量拾取侧中增加一个Boost电路.在负载轻载时,以较低开关频率控制Boost电路中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当功率开关管关断时,系统向...
关键词:感应电能传输 轻载 解耦控制 
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探索被引量:4
《皖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28-29,共2页朱云国 
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疏松感应耦舍系统和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电能的无物理连接传输。消除了传统方法带来的电击和发生火花的危险。建立了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模型,并分析了负载参数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电能传输 阻抗 初级补偿 次级补偿 负载参数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17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第5期63-66,共4页武瑛 严陆光 徐善纲 
建立了无接触电磁耦合结构的互感模型,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引入了初级电源端口的等效负载阻抗及零相角谐振频率的概念,并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采用各种初、次级补偿拓扑所带来的频率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研究得知:为了...
关键词: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稳定性分析 频率控制 仿真分析 电力系统 电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