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

作品数:84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春龙赵志坚徐茂明李小红谢传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陈代初年对三吴的稳定——以吴姓士族为中心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61-68,88,共9页李浩搏 
陈代建国初期,侨姓士族与吴姓士族均对陈政权态度疏离,但吴姓士族与陈廷关系更具对抗性成分。侯景之乱后,以吴兴沈氏为代表的吴姓士族仍具备乡里号召力,有着招聚流民进行叛乱的可能,陈廷亦更为重视与吴姓士族关系的处理。为取得吴姓士...
关键词:吴姓士族 吴兴沈氏 天目山 武康 
益阳兔子山遗址七号井简牍史料价值举隅
《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张桑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益阳兔子山遗址7号井出土简牍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9AZS004)际阶段性成果。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七号井(J7)共出土有字简牍约2300余枚,缀合近90组,目前整理工作已告一段落(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七号井出土简膜述略》,《文物》2021年第6期)。这批资料主要是汉初吴姓长沙国的遗存,且尤以惠...
关键词:考古发掘 简牍 惠帝 缀合 湖南益阳 史料价值 吴姓 兔子 
魂瓶在两晋之交的衰落与消亡
《陶瓷研究》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李鹏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吴地魂瓶研究”项目编号:(2242016S20003)。
魂瓶源于堆塑五联罐,是流行在我国吴晋时期东南地区的陶瓷明器,主要产自以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依托于葬俗中的神仙信仰存在。受永嘉南渡等因素冲击,以魂瓶随葬的习俗在两晋之交迅速衰落。这一时期,东南地区税赋、劳役负担沉重,通货紧...
关键词:魂瓶 两晋之交 衰落 晋制 侨姓 吴姓 
西溪南访碑
《度假旅游》2022年第4期45-49,共5页陈琪(文\图) 
西溪南在款县之西,丰乐河之南岸,旧有丰溪、丰南、西溪南之称,现在人通称为西溪南。西溪南是徽州吴氏望地,唐懿宗咸通元年,吴少微九世孙吴光,因避浙东裘甫兵乱,从休宁凤凰山迁徙至此,成了为西溪南吴姓始祖。
关键词:孙吴 裘甫 吴姓 唐懿宗 丰乐河 
吴姓对联·名人典故
《对联》2022年第1期23-23,25,共2页
延陵世泽;梅里家声。[注]上联指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今江苏武进),称“延陵季子”,为吴氏望族;下联指商末泰伯,为让位而避于吴,居今无锡梅里。清操绝俗;画圣留名。
关键词:延陵季子 江苏武进 对联 梅里 
“吴”姓和“杨”姓
《老年世界》2021年第9期56-57,共2页郑州 
一“吴”字本义为大声说话,是一个会意字。该字上边为“口”,其古文字形很像张开的嘴;下面则像是打着手势的人的形状。“吴”后用作为国名,春秋时期有诸侯国吴国,三国时有东吴。“吴”姓起源于商末时期的西岐。周族首领古公覃父有三个儿...
关键词:泰伯 周族 春秋时期 诸侯国 会意字 古文字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七号井发掘简报被引量:5
《文物》2021年第6期38-42,96,共6页张春龙 杨先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益阳兔子山遗址七号井出土简牍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9AZS004)的阶段性成果。
2013年5~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兔子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11口古井中出土了简牍。七号井共出土简牍2392枚,其中有字简2302枚,无字简90枚。简牍多为木简,个别为竹简,削衣为大宗。形制包括两行、觚、楬等。该批简牍主...
关键词:抢救性发掘 出土简牍 私人书信 古井 湖南益阳 簿籍 益阳县 吴姓 
衣冠南渡:先过江,再过招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1年第5期58-59,共2页宁稼雨 
永嘉之乱后,过江的中原士族被称为“侨姓”,东吴的旧姓,则被称为“吴姓”。此后南北的对立情绪主要表现为吴姓和侨姓的对立。对侨姓来说,为了民族和家族的生存,要被迫来到这块自己的战败者的土地;而吴姓对侨姓则既有恐惧、戒备,也有鄙...
关键词:永嘉之乱 对立情绪 吴姓 东吴 衣冠南渡 
都城社会与南朝吴姓士人的转型
《学术月刊》2021年第5期154-164,共11页李傲寒 陈引驰 
"吴姓"是中古时期江东本土士族的统称,其多兴起于汉末,在六朝政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孙吴到东晋,这些士族虽然大多在建康出仕,然其家族重心往往还在乡曲。但进入了南朝之后,他们普遍把家族重心转移到建康,家族成员开始向建康迁徙。...
关键词:都城社会 南朝 吴姓士人 
“小”里的乾坤
《杂文选刊》2020年第9期42-42,共1页游宇明 
世事有大小,大有大的天地,小有小的乾坤。清康熙年间,江西洪州(今南昌)一位吴姓年轻人考中进士,被派放到江苏常熟做知县。没料想刚到南京,还未真正上任,就被巡抚汤默庵罢了官。原来半年前,吴姓年轻人去"康记"书堂看书,碰上一少年购书,...
关键词:康熙年间 江苏常熟 乾坤 吴姓 铜钱 年轻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