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终始

作品数:247被引量:55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汪高鑫李培健胡克森张强藏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学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汉初服色“外黑内赤”考被引量:15
《史学月刊》2015年第4期17-23,共7页陈鹏 
汉初服色经历了从"尚赤"到"外黑内赤"的变化。这是汉朝建立过程中先后袭用楚俗和继承秦制的结果。刘邦起事于沛,属于楚地,为获得楚人的支持,其利用了楚人尚赤的习俗。至汉二年,汉政权以秦朝的继承者自居,将水德作为汉朝的德运,意在稳定...
关键词:汉初 服色 五德终始 
原始道教的兴起与“五德终始说”的演变--东汉黄巾军口号与“五德终始说”关系讨论被引量:5
《史学月刊》2014年第6期17-27,共11页胡克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11ZD&117);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12ZDB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湘教发【2011】76号)的资助
原始道教兴起于两汉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中,原始道经信奉者原本提出了一套救世方案劝说最高统治者进行政治改良,在多次进献救世经典均遭拒绝之后便走向民间传道布教,发动民众进行暴力革命。在原始道经信奉者从社会改良到暴力革命的转变过程...
关键词:原始道教 相胜说 黄巾军口号 苍天 黄天 
秦汉政治史观的演变历程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34-38,共5页宋艳萍 莫永红 
秦汉时期共有三种主要的政治史观 :以五行相胜原则运转的五德终始说、以五行相生原则运转的汉为尧后说 ,以及董仲舒所创三统说。秦到汉武帝时 ,五行相胜的五德终始说占政治史观的主流 ,汉昭帝以后则被五行相生的政治史观代替 ,董仲舒创...
关键词:政治史观 五德终始说 五行相生 三统说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被引量:4
《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12-16,共5页王保顶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王保顶董仲舒的五德终始学说为刘汉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循环不已的五德终始动性体系也为王莽代汉准备了逻辑基础。东汉建立之后,惩于前汉亡国的教训,对五德终始学说进行改造,使原本用于说明朝代更...
关键词:董仲舒 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学说 《白虎通》 白虎观会议 王莽 封建统治秩序 朝代更替 天人感应 统治者 
秦汉五德终始初探被引量:15
《史学月刊》1995年第1期19-24,共6页汤其领 
秦汉五德终始初探汤其领五德终始说是战国末期阴阳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五行相生、相胜理论在人类社会、王朝兴替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首推五德终始之说,第一个将五德终始理论付诸实践。其后,西汉高帝、文帝、王莽...
关键词:五德终始说 《太平经》 五行休王 农民起义军 《史记·秦始皇本纪》 改正朔 五行相生 秦汉 黄巾军 理论根据 
先秦秦汉天命观对王权的影响被引量:2
《史学月刊》1993年第5期15-20,共6页洪煜 
在远古时代,天和人事的关系就不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出于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人们把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归结于对天体现象的解释,相信天在冥冥之中安排着人间的一切祸恶善福,包括王朝的更替、王位的继承,它的意志谓之天命。...
关键词:王权 秦汉 五德终始说 远古时代 君权神授 汉书 天命观 统治者 邹衍 王莽 
“苍天”试解被引量:3
《史学月刊》1981年第5期15-15,共1页雏飞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对于这个口号一般通俗的解释,都认为“苍天”指地主阶级的天,“黄天”指农民阶级的天。意思是说:地主阶级的天(指东汉政权)已经灭亡,农民阶级的天(指黄巾起义...
关键词:黄巾起义 五德终始说 五行相生 地主阶级 黄巾军 东汉政权 东汉末年 农民起义 年号 后汉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