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克森

作品数:42被引量:9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主题:北魏五德终始说五缘文化正统科举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史学月刊》《历史研究》《史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家精神与平民化时代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7,共7页胡克森 
教育家精神与平民化时代密切相关,平民化时代是催生教育家、酝酿教育家精神的肥沃土壤,教育家精神的弘扬有助于孕育优秀教师群体,优秀教师群体又培养出优秀的平民人才,从而促进社会走向繁荣。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平民化教育浪潮,第...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 平民化时代 教育强国 民族复兴 
古代武冈战略地位的演变与“梅山峒瑶”的区域移动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9-25,共7页胡克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湘黔边地苗汉民族服饰流变与文化交融研究”(23BMZ112)。
古代武冈重要的战略地位与“梅山峒瑶”的区域移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东汉至五代时期,“梅山峒瑶”主要生活在武陵山脉和资江流域中下游,并未与资江上游的武冈地区发生太多接触。宋代开始,“梅山峒瑶”频频冲击武冈,章惇开梅山后,瑶...
关键词:武冈的战略地位 梅山峒瑶 区域移动 
《宋史》所见“梅山”核心区域考论被引量:2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8,共8页胡克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乡村‘耕读传家’传统习俗形成研究”(2019BZS124)。
《宋史·蛮夷列传二》所说梅山四至的“西抵邵阳白沙寨”中的“白沙寨”在现今邵阳市城步县威溪镇区域内。白沙寨设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当初为封禁梅山瑶民而用,后成为宋代开梅山、征收梅山瑶民赋税的地界标记。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时...
关键词:《宋史·蛮夷列传二》 梅山核心区域 白沙寨 一分为三 
孟子大丈夫人格的修身路径及其实践缺陷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9,共9页胡克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乡村‘耕读传家’传统习俗形成研究”(19BZS124)。
大丈夫人格是孟子思想中的重要理论命题,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丈夫人格的核心内容:一个人是否具有大丈夫人格,主要看其在“穷”和“达”两个方面的表现:达则为民谋利,穷则独善其身。孟子的修身理论只是对士...
关键词:“大丈夫”人格 修身路径 实践缺陷 
“五缘”文化的价值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被引量:3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99-107,共9页胡克森 
"五缘"文化,即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是中国人组成群团、处理人际关系的五种行为方式。"五缘"文化的价值理念就是支配这种人际关系网络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即孔子"泛血缘化"的"仁"学思想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
关键词:“五缘”文化 仁学思想 价值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禅宗的经济伦理及其思想渊源——兼论佛教中国化的一大特征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胡克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乡村‘耕读传家’传统习俗形成研究”(19BZS124)。
禅宗南岳一派所创立的新经济伦理的核心原则是勤劳和平等,其思想资源来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农家君臣并耕、自劳自食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到秦汉以后被一部分民间儒学士人所信奉,从而开始转化为儒家“耕读”文化的思想资源。因此,确切地...
关键词:禅宗 经济伦理 思想渊源 佛教中国化 
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被引量:1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6-25,共10页胡克森 
文化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高智能动物,是因为人类的两大特点:一是人类会思维;二是人类会结群。前者叫思维方式,后者叫行为组织方式。讨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应该从该国家、...
关键词:中国文化 本质特征 思维方式 行为组织方式 
论中华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及其形成被引量:1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82-93,共12页胡克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长江流域宗教文化研究"(11ZD&117);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湘教发[2011]76号)
中华民族宗教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实体的多元一体构成对应关系,即作为高层实体的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汉民族等56个基层民族也有相应的民族宗教。汉民族的宗教是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和原始道教,它是伴随着汉民族的形成而...
关键词:中华民族 宗教文化 多元一体格局 
从《元经》看王通北魏正统的确立依据——兼评孝文帝的门阀制度重建被引量:2
《史林》2018年第1期50-65,219,共16页胡克森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社科项目"北魏在中华文明连续发展链条中的地位研究"(批准号:12A125)阶段性研究成果;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湘教发[2011]76号)资助
《元经》是王通撰写的一部为分辨南北正统的编年体史书,其正统标准不是血缘种族,而是文化传承。"元嘉之治"是东晋南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南朝士族津津乐道的文化盛世,但宋孝武帝上台,大肆重用寒门,门阀势力趋于衰落,南朝的社会风气全面衰败...
关键词:《元经》 王通 北魏正统依据 门阀制度 
从历史上三次文化交流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被引量: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92-100,共9页胡克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ZD&117);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ZDB31);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湘教发〔2011〕76号)资助项目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大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至少发生过三次,第一次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周蛮夷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的交流,融合于汉武帝时代的"独尊儒术",结果是汉代新儒学的形成,传统文化呈现出新的活力;第二次开始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转型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