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罪

作品数:172被引量:21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慕明春李敏毛玲玲张明楷杜磊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适用研究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吴林生 李婷婷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犯罪对象界定不清、情节标准模糊、罪数关系处理复杂的困境。应当从物品的中立性出发,在明确其潜在的恐怖主义活动用途以及宣扬性时,教授技能、配方类的技术性物品才成为本罪犯罪...
关键词:持有 宣扬恐怖主义物品 情节严重 罪数关系 
在微信群发布他人裸体视频构成强制侮辱罪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22年第32期18-20,35,共4页曹思漫 陆汉群 
[裁判要旨]强制侮辱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传播淫秽物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淫秽物品的管理秩序。本案中被告人在微信群发布他人裸体视频的行为,更多强调侮辱而非传播,法院依法以强制侮辱罪予以定罪处刑。
关键词:传播淫秽物品罪 强制侮辱 淫秽物品 隐私权 裁判要旨 微信群 名誉权 视频 
网络淫秽表演的刑法适用分析被引量: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61-69,共9页赵天水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涉外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研究(GJ2021D27)。
网络淫秽表演的司法适用存在乱象,类案不类判现象严重,对其进行研究旨在保障案件处理的公正性。祛除上述乱象的根本在于采用法教义学方法界定网络淫秽表演的性质,分析其究竟是“淫乱”“淫秽物品”还是“淫秽表演”。对于私密性的淫秽表...
关键词:网络淫秽表演 组织淫秽表演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聚众淫乱罪 
互联网时代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实务反思与规则重塑--基于对368份传播淫秽物品罪判决书的分析被引量:8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86-100,共15页金鸿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网络信息传播类犯罪的实证分析和刑法规制”(项目号2021M691734);清华大学文科专项课题“网络时代的刑法理论创新”(项目号2019THZWLJ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时代,97.8%的传播淫秽物品行为发生在网络空间。通过对2019—2020年作出的368份传播淫秽物品罪公开判决书的分析可以发现,传播淫秽物品罪的“传播”主要指网络大众传播、网络群体传播和较大规模的网络人际传播形式,内向传播和少...
关键词:传播淫秽物品 淫秽电子信息 网络犯罪 实证分析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四性"审查要点被引量:2
《中国检察官》2021年第14期56-60,共5页金鸿浩 张高媛 
2021年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第69批面上资助项目(2021M691734);国家检察官学院2021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网络信息传播类犯罪的实证分析和刑法规制研究”(GJY2021Q02)的阶段性成果。
司法机关在审查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中,应当注意网络传播区别于传统传播方式的质变.在客观要件审查时,不宜陷入一味寻找有体物的思维惯性,而应接受网络时代信息性特征,树立起保护信息法益意识;对淫秽性的审查应逐步建立量化思维...
关键词:网络犯罪 淫秽信息 传播淫秽物品罪 网络信息传播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的司法认定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99-106,共8页段阳伟 连世红 
司法部中青年课题“预防性犯罪化立法对我国刑事立法模式的挑战及应用”(19SFB3017);西北政法大学义乌研究院横向课题“内地清真概念泛化问题研究”。
通过对38份相关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有关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的认定存在诸多问题:涉案物品性质的认定只依靠行政机关的审读意见;行为人主观明知的推定依据不明;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不明。解决非法持有宣扬恐...
关键词:鉴定意见 明知 准法律推定 个数 时长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情报侦查及其对策被引量:1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年第3期146-147,共2页张力群 周峰 
随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电子信息的问题不断凸显。在我国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犯罪呈现成本低、技术先进、形式隐蔽和手段多样的特点。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现场勘查困难,取证人员专业性不足,电子数据取证困难的问题。为...
关键词:传播淫秽物品罪 网络 侦查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的规范限缩被引量:1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0-17,共8页兰皓翔 王今朝 原伟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项目“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的限缩适用”(201910721)。
持有行为入罪的正当性原理是行为对法益的抽象性危险。《刑法修正案(九)》设立的"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不满足持有型犯罪的基本特征:"持有行为与实害结果的密接性",存在对法益保护原则稀释。究其原因,在于宏大反恐背景下对于...
关键词:持有犯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罪 规范限缩 
涉逃证走私行为司法解释的方法论反思——以法释[2014]10号第21条为切入
《法律方法》2020年第2期302-314,共13页龙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关于逃证走私行为的惩处规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直以来司法机关对于逃证走私行为在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罪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之间无...
关键词:逃证走私司法解释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 物品罪 走私国家 普通货物 规范目的 法条竞合 
恐怖活动犯罪的目的犯性质探究——以宣扬恐怖主义罪、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物品罪为例被引量:1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48-54,共7页王林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个体恐怖犯罪问题研究”(18FFX055);西北政法大学义乌研究院横向课题“义乌市反恐怖工作与群众路线研究”(YW2020-1-06)
恐怖活动犯罪特别是宣扬恐怖主义罪和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物品罪在司法认定中面临过度犯罪化和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难以统一的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对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缺乏犯罪目的的考察,因而有必要在立法上将恐怖活动犯...
关键词:恐怖活动犯罪 目的犯 短缩的二行为犯 司法推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