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编剧

作品数:76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叠郭延龙张燕翔王宁吴新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京剧》《剧本》《丝路视野》《戏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戏曲编剧人才培养的一次有益探索——1956年上海市文化局戏曲编剧训练班考论
《上海视觉》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王方好 梁芝榕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上海卷)”(项目编号:19ZD04)阶段性成果。
1956年上海市文化局开办的“戏曲编剧训练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市开办的第一个以“培养戏曲编剧”为目标的戏曲教育组织。由于史料相对稀见,故而鲜有学者对此次训练班作出细致完整的考述。通过对上海市档案馆所藏的档案史料...
关键词:戏曲编剧 上海市文化局 新中国 训练班 历史贡献 
从翁偶虹编剧生涯再论戏曲编剧的职业修养
《中国京剧》2024年第8期43-47,共5页胡叠 
2009年,我因阅读《翁偶虹编剧生涯》而萌生研究之意,到专著《翁偶虹剧作研究》出版,历时12年。虽然成书时絮絮叨叨写了20余万字,但总觉言犹未尽,许多部分有待继续展开和深入。值此纪念翁偶虹先生逝世30周年之际,尝试由小着眼,对未尽之...
关键词:言犹未尽 职业修养 翁偶虹 编剧 生涯 剧作研究 
戏曲编剧要懂音乐
《南国红豆》2024年第2期1-1,共1页齐致翔 
戏曲之曲、之躯、之形、之魂,之一切,先是由编剧构想和提供的,是编剧的创意、构思,编剧的唱、念安排,才激起和引发了音乐创作者对曲的联想和超越编剧的二度创作。戏曲导演最重要的功力和素养也是在音乐、在唱腔,在锣鼓,在乐曲和音乐规...
关键词:戏曲导演 戏曲表演 二度创作 音乐 编剧 
怀念怀兴
《福建艺术》2023年第12期3-4,共2页安葵 
著名剧作家郑怀兴先生于2023年12月13日因病在家逝世,享年七十六岁。郑怀兴先生为福建省文联顾问,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武夷剧作社创始人、名誉社长,一级编剧,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戏剧...
关键词:郑怀兴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剧节 理论与实践 一级编剧 剧本 老舍 戏曲编剧 
理论格局、致思路径与现代认知——读《戏曲剧本创作论》札记
《四川戏剧》2023年第11期4-6,共3页廖全京 
戏剧文本,无疑在整个戏剧艺术创作链中处于中心位置。因此,编剧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这个早就被称为“地球村”的世界上,怎么当好一名中国编剧?在这个新传媒时代里,作为戏曲编剧应当知道些什么,践行些什么?面对这些重要问题,上海戏剧学院...
关键词:戏曲剧本 创作论 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文本 新传媒时代 艺术创作 地球村 戏曲编剧 
以治学之法作一剧之本——论曾永义的戏曲剧本创作
《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47-54,共8页周南 
中国台湾资深中文教授曾永义近四十年来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和殷实的戏曲理论积淀反哺戏曲创作,站在治学者的角度“游戏笔墨”,为昆剧、京剧、豫剧、歌仔戏等多个剧种新编了二十余部戏曲剧本并先后公演,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迥异于当...
关键词:曾永义 戏曲编剧 艺术特色 创作观念 
戏曲编剧的特定涵义——在安庆市戏曲研讨班的演讲
《黄梅戏艺术》2022年第4期6-9,共4页潘军 叶庆雯(整理) 
在我看来,戏曲编剧是一个特定涵义,这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写过戏曲剧本的人,也许会感到有点突元,但我要说的是,在这里“戏曲”是一个限制词,作定语;“戏曲编剧”则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有特定的涵义——我没有说是“含义”而说“涵义”,...
关键词:戏曲剧本 特定涵义 演讲 安庆市 限制词 名副其实 特殊性 研讨班 
戏曲编剧的艺术性研究
《戏剧之家》2022年第26期34-36,共3页许永贵 
戏曲编剧是根据戏曲表演需求、中心思想、艺术展现条件等客观因素,将诸多元素聚集到一起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编剧能理顺戏曲表演思路,为台词处理、角色塑造、场景搭建等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依据,达到提高戏曲表演质量的目的。如何在新时代...
关键词:戏曲 编剧 艺术性 表演氛围 
王新生戏曲剧本创作探析被引量:1
《人文天下》2022年第7期67-71,共5页高桢 
王新生是山东戏曲编剧的领军人物,他的剧作选材根植齐鲁文化,剧作语言兼备本色和机趣,作品不乏戏剧性、传奇性与思想性,体现出可贵的探索精神,这也是他的剧作能够立足山东、走向全国的重要原因。对王新生的剧作进行整体、系统研究,从中...
关键词:戏曲编剧 剧本创作 齐鲁文化 历史题材 
上海京剧舞台上的连台本戏和机关布景热
《上海滩》2022年第5期47-51,共5页马长林 
连台本戏是戏曲编剧与表演的一种特殊形态,不停接演一部整本大戏,演出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上海京剧演出从清末开始出现连台本戏,至民国时期形成热潮。故事情节曲折,演员演技出色的连台本戏,往往一演数月甚至数年,在上海掀起一波又一波高...
关键词:连台本戏 机关布景 相对独立性 京剧演出 特殊形态 京剧舞台 民国时期 戏曲编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