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思想家

作品数:98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蒋重跃夏静刘泽华林鸿伟彭亚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厉行公法 以法促廉——《韩非子》中的廉洁文化
《党建文汇(上半月)》2024年第3期55-55,共1页王煦 
廉洁,是关乎政治稳定、国家命运的大事,倡导廉洁操守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对于如何确保官吏和政府的廉洁,历代学者多有阐发,其中先秦思想家韩非高扬“法”的精神,为后人理解并践行廉洁政治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先秦思想家 廉洁文化 《韩非子》 廉洁政治 公法 以法促廉 倡导廉洁 历代学者 
中希文明互鉴视域下的理论比较与创新研究(专题讨论)
《学习与探索》2023年第7期148-148,共1页蒋重跃 
主持人语:近年来,由中希两国领导人倡导,多个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两国高等学校成立,中希文明互鉴渐成中外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本期发表的三篇文章就是这一领域的新成果。陈宁就古希腊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
关键词:阿那克西曼德 先秦思想家 高等学校 理性特征 文明互鉴 主持人 专题讨论 视域下 
老子的仁爱观
《半月选读》2023年第11期64-65,共2页于少鹏 
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而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将他们的思想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以充分认识两位先秦思想家观念的异同。当今社会,孔子“仁”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对老子“慈”的思想却不甚熟悉。仁慈,是我们在社会交际中经常能用...
关键词:先秦思想家 伦理学家 仁爱观 社会交际 老子 孔子 《现代汉语词典》 
先秦思想家在历史进程问题上的理论贡献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1,共11页蒋重跃 
国家社科基金委托专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历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VXK006)。
历史进程是先秦思想家关心的大问题。每逢重大历史转折,思想家们就会抱着以史为鉴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展开理论思考。“殷周递嬗”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历史转折,“小邦周”为什么能够战胜“大邦殷”?周公经过艰苦的反思认识到,那是因为...
关键词:历史进程 周公 天命人心 王朝更替 诸子 古今关系 
葱岭的降临
《文史天地》2022年第2期1-1,共1页李冬君 
帕米尔高原,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神话里,《山海经·大荒西经》称之为"不周"山。顾名思义,有"盈则亏"和"满招损"之意。"盈"和"满",都有一种理想状态的美,它要求均匀和平衡,一种绝对的静和最高存在。先秦思想家们没在最高存在上做文章,偶有涉...
关键词:先秦思想家 大荒西经 理念性 山海经 理想性 帕米尔高原 理想状态 
教育的自然之道:基于庄子身体技术观的考察
《教育科学文摘》2021年第1期27-29,共3页张学强 
“身体”的发现:庄子的身体观及身体技术的价值区分。1.庄子对“身体”的发现及其意义西方思想史中一直存在将人自身分为意识与身体两个对立部分的传统。直到在尼采那里,身体才被发现而成为人的决定性基础。在中国思想史上身体的发现显...
关键词:先秦思想家 西方思想史 自然之道 中国思想史 身体观 庄子 个体存在 突破性 
浅析先秦思想家对人性的看法
《汉字文化》2021年第6期184-185,共2页董立桂 
先秦哲人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观点不尽相同。儒家从人与其他物种区别的道德意识出发,孟子性善论认为人天生具有仁义之心,正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使人区别于万物,因此道德伦理合乎人性之本;而荀子性恶论认为人性在后天中会产生欲...
关键词:人性 善恶 儒家 庄子 
慈故能勇 俭故能广——先秦思想家的“陶朱理念”
《中国金融家》2020年第10期111-113,共3页敬一尊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说的是: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走在众人之先。慈爱所...
关键词:先秦思想家 老子《道德经》 慈故能勇 节俭 
《孟子》中的类比与类比推理(英文)被引量:4
《逻辑学研究》2019年第6期46-68,共23页蒂埃里·卢卡斯 
本文从类比是结构之间相似性的关系这一思想开始,并将其应用于分析《孟子》中的例子,揭示类比背后隐藏的复杂性和类比推理的不平凡运用。本文还介绍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先秦思想家的道德推理和建议通常针对的是“对”或“错”的行为,并在...
关键词:先秦思想家 道德推理 类比推理 《孟子》 经典文本 形式化 类比概念 相似性 
“禹步”的另类视角与步态
《艺术当代》2018年第10期54-59,共6页ArtChina 
近一年来,当谈到年底开幕的上海双年展时,人们往往首先想起的是它的主题:禹步。禹步,是指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传为夏禹所创,故称"禹步"。当然,关于禹步的来历,还有更戏剧性的说法,最早我们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上下五...
关键词:禹步 20世纪80年代 步态 “大禹治水” 上海双年展 先秦思想家 《尸子》 戏剧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