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剖学

作品数:48被引量:18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声朱兰郑辉薛立功郭继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众健康》《医学信息学杂志》《中外健康文摘》《养生月刊》更多>>
相关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足太阳经筋循行分布在现代解剖学中的对应关系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徐韦玮 李金田 张毅 苏苗 马若飞 姜佳辰 
足太阳经筋起于足小趾,循背侧上行直至头项,由头的前方下行至颜面部。经筋与人体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血管及肌筋膜组织等密切相关,但经筋理论在现代诊疗活动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通过分析古籍文献,将足太阳经筋循行分布路线...
关键词:经筋理论 足太阳经筋 循行分布 现代解剖学 对应关系 
3种主流现代解剖学本体的器官表征特点对比分析研究
《医学信息学杂志》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付璐 姚克宇 杨啸林 朱彦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CI2021A05306);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21-I2M-1-05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ZZ13-YQ-126)。
目的/意义分析解剖学本体的器官表征特点,为其他领域本体的研究和构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比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标准(SCT)、跨物种解剖本体Uberon、解剖学基础模型本体(FMA)3种解剖学本体在器官分类方法、术语映射等方面的异...
关键词:医学系统命名法——临床术语标准 跨物种解剖本体 解剖学基础模型本体 器官表征 
人体调控之门的探与测——基于现代解剖学和古典针灸学的视角被引量:2
《现代中医临床》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黄龙祥 
人体存在一套精密的调控系统,中西医从不同路径进行了探索,现代解剖学发现的调控节点称作“门”,古典针灸学则命名为“输”,双方的发现既有重合又有互补,彼此间的互惠对话将有助于拼合出一幅更完整、更准确的人体调控系统开关图,而开展...
关键词:人体调控系统 神经血管束 神经血管门 门-蒂结构 输穴实体结构 显微解剖研究 
现代解剖学视角下的卫气实质探讨被引量:14
《时珍国医国药》2022年第8期1950-1953,共4页王锐卿 鞠宝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KJS-ZHYC-2020-010)。
营卫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家对营气的认识趋向于统一,但是对卫气的实质却众说纷纭。从卫气着手阐述其实质有助于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和中医理论的发展。营卫学说在《黄帝内经》中有一个发展的历程,其经历了经脉环周...
关键词:卫气 解剖 神经 血管区 复合结构 
捍卫国人尊严的解剖学家与人类学家——欧阳翥吴定良被引量:1
《解剖学研究》2022年第3期271-273,共3页李瑞锡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国解剖学会自1920年创建以来的百年辉煌史中,解剖学界钟灵秀,人才辈出,桃李满园。他们孜孜以求于创建、发展、开拓我国的解剖学科,为中国现代解剖学事业奉献了不朽业绩,谱写了中国解剖学科...
关键词:学史 中国解剖学会 解剖学家 红色记忆 人物传记 现代解剖学 特殊贡献 解剖学科 
电针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被引量:7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2年第4期241-243,共3页陈紫悦(译) 韩清见(校) Liu SB Wang ZF Su YS 
电针刺激 (ES) 通过躯体感觉自主神经反射来调控机体的生理功能(如抑制严重的炎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学者认为针刺反射具有身体区域特异性(穴位特异性)。例如,低强度 (0.5 mA,10 Hz) ES 小鼠后肢穴位足三里 (ST36) 可激活迷走神经-...
关键词:哈佛大学医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穴位特异性 穴位选择 现代解剖学 方法特异性 神经解剖学 天枢穴 
中医推拿知多少
《健康女性》2021年第1期85-85,共1页宿龙 
如今,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推拿店。不少人一看到推拿,就会说是按摩。其实,推拿不等同于按摩,它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结合现代解剖学,通过手法功力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即通过经络穴位...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 中医推拿 现代解剖学 经络穴位 养生术 中药汤剂 新陈代谢 按摩 
脾胃虚弱如何调养
《江苏卫生保健》2020年第11期40-40,共1页宜华 
有关资料显示,全球共有5亿胃病患者,中国就占了1.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在中医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说脾。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脾胃虚则百病起。中医所指的“脾”,并非现代解剖学中的淋巴器官脾,而是...
关键词: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功能 现代解剖学 脏腑组织 胃病患者 脾胃虚弱 淋巴器官 营养物质 
按摩三穴 提神解乏
《湖南中医杂志》2020年第11期48-48,共1页
缓解"秋乏",不妨常按太阳、风池、百会穴。此3个穴位均位于头面部,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从现代解剖学来讲,3个穴位下分布有颧神经、面神经、额神经、下颌神经等,能刺激皮下遍布头面部的血管和神经,增加供血、兴奋大脑,进而达到提神解乏...
关键词:现代解剖学 提神醒脑 下颌神经 三穴 风池 额神经 百会穴 面神经 
概述中西方解剖学发展史——阐明解剖学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12
《解剖学杂志》2019年第6期629-633,共5页刘杰 
目前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医学:一为中医,是中国医师2000多年以来不懈努力的发展成果;一为西医,主要指的是环地中海世界,在近代继承了古希腊医学成果,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所形成的医学体系.自文艺复兴后,西方解剖学和医学逐渐赶...
关键词:现代解剖学 医学体系 主流医学 历史根源 横向对比 西医 异同点 首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