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论

作品数:251被引量:62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法毋燕燕张三夕张振谦刘庆昌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战背景下朱自清旧体诗唱和现象论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6-135,共10页李遇春 张馨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8ZDA263)。
旧体诗唱和作为朱自清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现象,推动了抗战背景下朱自清旧体诗创作高峰的形成。唱和诗也成了朱自清后期旧体诗创作乃至文学创作的核心内容。构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萧公权等诗友的不断投赠,根本原因则在于1941年以来大...
关键词:朱自清 抗战背景 旧体诗 唱和现象 文学交往 
朱自清旧体诗词创作中的拟古现象论析
《南方文坛》2025年第2期128-137,共10页李遇春 张馨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ZDA263。
21世纪以来,朱自清的旧体诗词创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白话新诗的早期开拓者和现代白话散文“圣手”的身份之外,学界又发现了朱自清作为旧体诗词作手的另一面目。其实,五四新文学家创作旧体诗词的情形并不罕见,但在写作拟古诗词方面,朱自...
关键词:旧体诗词 朱自清 白话新诗 五四新文学 古诗词 白话散文 拟古 身份 
清代指画中多民族交融现象论析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4年第6期96-105,共10页冯文开 奥日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20ZD27);“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NMGIRT2209)资助项目。
指画始于明末清初,至汉军镶黄旗人高其佩确立,逐渐在清代八旗画家中成为一个以传统中国画为基础而富有创新的绘画流派,并在清代宗室助推下大放异彩,在康乾年间由“传统绘画中之旁支”升格为中国多民族共享共创的艺术流派。八旗指画家对...
关键词:指画 八旗 多民族 清代 
青铜器铭文所见“自我书写”现象论析——兼谈“对扬”“埶”“施”等词之义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51-62,共12页姚苏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2022JDZD025)。
“自我书写”是指文本对自身及其创作过程进行叙述的现象,在铭文中可分为“自我指称”与“自书作铭”两类。通过铭文“自我指称”之例,可知当时观念中存在三种不同的“铭”,分别指向全篇铭文、祈祝单元、部分警句。通过“自书作铭”之例...
关键词:青铜器铭文 自我书写 自我指称 自书作铭 对扬 
新世纪长诗写作“自注”现象论析
《文学评论》2024年第5期125-133,共9页张立群 
长诗自注是新世纪中国诗坛的独特现象之一。长诗“自注”现象的出现,是以长诗写作的持续发展和内部自我调整为前提,涉及题材选取和语义的不断拓展、诗人主观意愿上的先锋实验追求与读者阅读期待、网络思维的影响及文体泛化这三方面的原...
关键词:新世纪 长诗 注释 自注现象 文献史料 
从抢注俗称现象论《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的漏洞填补被引量:1
《中华商标》2024年第3期10-15,共6页刘晓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该条后段禁止抢注的是“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但对于俗称,即社会公众对商标和商品...
关键词:在先权利 商标注册 不正当手段 《商标法》 抢注 漏洞填补 商品名称 抢先注册 
宋代地方建设中的官员不作为现象论析
《宋史研究论丛》2023年第2期35-47,共13页祁琛云 过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2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历史上地方治理的实践及启示”(22VLS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两宋时期,受地方官在建设领域不作为的影响,基础建设发展缓慢,水利设施、桥梁道路、各级学校甚至官衙治所和城防设施等因为缺乏官方的支持,得不到及时修缮。影响主政者推动地方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长期紧张的财政状况、朝廷限制...
关键词:宋代 地方建设 官员 不作为 
明清江西书法的家族传承现象论
《影剧新作》2023年第4期142-149,共8页丁莉 
2021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课题“江西地方艺术史——江西清代书画史研究”(项目编号:YG2021003)的阶段成果。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书法技巧一向是私相授受,秘不外传的“家法”,轻易不传外人。当代书法研究,往往注重对书法大家个人的研究,对于其家族传承研究较少,对其家族成员书...
关键词:当代书法 家族传承 书法史 传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 书法技巧 书法大家 明清两朝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论析——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的阐释被引量:3
《高校辅导员》2023年第5期71-76,共6页张志坚 朱武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安全观历史演进与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理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JDSZ3058);2021年杭州医学院辅导员思政专项课题“网络爱国主义失范行为的具体表征、归因分析及秩序建构——基于社会失范理论”(项目编号:KYSZ202103)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慢就业”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报告的焦点、高校就业工作的痛点。当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可以划分为主动型“慢就业”和回避型“慢就业”两种类型。大学生“慢就业”既受制于社会结构的约束,同时也是个体职业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慢就业 结构功能主义 孔乙己文学 
清末民初汉语文言与白话“二言”现象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14-124,共11页高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6ZDA190)。
清末民初汉语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两种语言通行,文言文处于主体地位,白话则越来越成熟,在文言与白话之间则有很多中间形态比如半文半白、浅近文言文,即“近代汉语”。语言是思想的深层基础,文言文特别适合表达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国语”表...
关键词:清末民初 文言 白话 近代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