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地位

作品数:246被引量:83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韩大元王贵松李湘刚叶志伟赵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湘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人大宪法地位的历史变迁——兼论地方性法规的性质与特征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22-135,共14页胡超 
2023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人大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化研究”(2023SJYB21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违法阻却问题研究”(22YJC820017)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央国家权力出现实质分化的情况下,地方仍保留一定形式的“议行合一”是1954年《宪法》的重要特征。这一制度设计的直接原因是“中央议事,地方办事”原则所导致的地方人大议事职能的缺失,背后体现了实质同一性的民主理念。1954年《...
关键词:地方人大 央地关系 地方性法规 法律保留原则 
论监察权宪法地位之变迁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43-153,共11页高一宁 
既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监察机关发展历史的梳理,大多认可监察权相对于行政权的从属地位。而细致的宪法史考察则展现了监察权宪法地位变迁的复杂过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监察权被设定为总体性的一般监督权。但由于立法...
关键词:监察委员会 监察权 《共同纲领》 八二宪法 
植物不是物,是什么——植物主体化思潮与相应立法研究
《湖湘法学评论》2024年第3期99-114,共16页徐国栋 
继《奥地利民法典》于1988年采用动物非物的规定后,2000年的《阿塞拜疆民法典》第135条第3款采用了植物非物的规定,两者配合,开启了非人类生命去客体化的思潮。1992年的《瑞士宪法》第120条赋予植物尊严权,也是这一思潮的体现。阿塞拜...
关键词:植物非物 植物智力 植物的尊严权 《阿塞拜疆民法典》 植物的宪法地位 
对《民法典》“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条款的规范分析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7-35,共9页袁嘉谦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条款的大讨论,大的面向存在私法自治论和宪法母法论的分歧,也是民法学界和宪法学界各自固守其教义学本质对各自学科的坚守,然而,私法自治论有失偏颇,宪法母法论有待完善。下位法的立法活动既包括具体化宪法的部分...
关键词:宪法地位 宪法依据 宪民关系 
论东京都特别区的宪法地位
《日本问题研究》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洪骥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指导性软课题“行政复议制度在信息通信领域发挥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新挑战与应对研究”(GXZK2023-10)。
日本东京都下辖的23个特别区自《日本国宪法》实施以来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身份认同”危机。1952年《地方自治法》修改后将原来的区长公选制废除,转设区议会选任制,而1957年的涩谷区长选举行受贿事件正是在这一制度转变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关键词:东京都特别区 地方公共团体 大都市地方自治 日本宪法学 
论“五四宪法”的地位和作用:纪念“五四宪法”颁布70周年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3期42-57,共16页周叶中 穆远灿 
“五四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制度体系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五四宪法”既构建起国家基本制度体系、国家组织机构体系、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体系,实现了中华...
关键词:“五四宪法”地位 “五四宪法”作用 国家建构 宪法基础 
人民法院宪法地位之维系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92-101,121,共11页李德恩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人民为中心视阈下司法公信力系统提升研究”(21FX07D)
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坚持人民是国家主人的思想,对权力分立理论下的司法独立提出了深刻批判。中国1982年《宪法》关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规定是对司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去行政化、去地方化改革以及综...
关键词:人民法院 宪法 人民主权 独立性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在合宪性审查中的功能定位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67-72,共6页陈翰林 
宪法第五次修改将法律委员会修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其职责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相关文件中予以明确。其核心职能之一便是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增强宪法解释的适用可能性、提高审查工作的协同性、优化合...
关键词:合宪性审查 宪法地位 功能定位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地位的历史变迁与体系展开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4期210-210,共1页钱坤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地位是在历史变迁中逐步形成的,其具体呈现为三重面相的叠加。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不具有组织或职权一体性,二者之间的关联本质上是功能性关联。作为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
关键词:常设机关 一体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权 体系展开 历史变迁 宪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地位的历史变迁与体系展开被引量:19
《法学研究》2022年第3期67-85,共19页钱坤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中国人权思想史”(20XNLG02)的阶段性成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地位是在历史变迁中逐步形成的,其具体呈现为三重面相的叠加。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不具有组织或职权一体性,二者之间的关联本质上是功能性关联。作为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
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家权力机关 立法权 宪法解释 合宪性审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