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16S

作品数:27被引量:21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琪孔令锋喻子牛章群何舜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水产科学》《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四川动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藁杆双脐螺分子溯源研究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4年第3期272-278,285,共8页段磊 屈磊 郭云海 顾文彪 吕山 张仪 周晓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300800,2021YFC2300803)。
目的了解我国藁杆双脐螺来源,为我国曼氏血吸虫病流行风险评估和双脐螺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国深圳市观澜河,大沙河,深圳水库,葵涌河上、下游,新圳河作为采样点,每个采样点采集10个双脐螺样本,提取螺样本基因组DNA。自南美洲巴西米...
关键词:藁杆双脐螺 曼氏血吸虫 分子溯源 线粒体16S核糖体R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中国 巴西 
基于线粒体16SrRNA序列和线粒体基因组裂化程度分析吸虱亚目系统发育被引量:5
《应用昆虫学报》2020年第6期1350-1361,共12页李伟 陈婷 董文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314);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FB135);大理大学媒介生物学创新团队项目(ZKLK2019104)。
【目的】吸虱亚目是真兽类哺乳动物体表的专性吸血寄生虫和潜在的病原传播媒介昆虫。吸虱亚目线粒体基因组具有不同于两侧对称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传统认识的典型性,其线粒体基因组呈现出剧烈的裂化现象,形成多个线粒体微环染色体。目前针...
关键词:吸虱亚目 16SrRNA 线粒体基因组裂化 系统发育 
饲料中狐狸、水貂、貉子和狗源性的五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7年第12期67-76,共10页刘艳艳 李会荣 胡悦 范阳阳 李祥明 谭晴晴 吴家强 步迅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1702215);泰山学者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SDAIT)资助项目
为了快速鉴别饲料中的狐狸、水貂、貉子和狗源性成分,根据线粒体16S r DNA种间保守序列,设计合成针对狐狸、水貂、貉子和狗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对荧光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了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在同一PCR反应体...
关键词:线粒体16S r DNA多重实时荧光PCR狐狸 水貂 貉子和狗动物源性成分 
基于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的长江下游重要水体脆弱象鼻溞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淡水渔业》2017年第3期3-8,24,共7页崔光艳 付立霞 王柳富 魏文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0284);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Y2014-28)
为了解长江下游地区10个水体脆弱象鼻溞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测定了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线粒体16SrRNA基因序列,结果显示,100个样本中共有8个变异位点,定义了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284)和核苷酸多样性(Nd=0.000 76)均较低...
关键词: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 长江下游 16SrRNA 群体遗传结构 
南海海洋所发现和鉴定出两个牡蛎新种
《江西饲料》2014年第1期46-46,共1页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喻子牛等在华南沿海发现了巨砺属(Crassostrea)两个牡蛎未定种,通过与近缘属种的形态学比较。结合线粒体16S和coxl基因序列及其基因组分析。确定是新发现种,分别命名为湛江牡蛎(Crassostreazhanji...
关键词:海洋研究所 牡蛎 南海 鉴定 线粒体16S 基因组分析 华南沿海 近缘属种 
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9
《应用昆虫学报》2013年第3期675-685,共11页李乐 付建玉 肖强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2105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D01B02)
测定了12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茶树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和1个外群共10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其同源性,计算核苷酸组成,并构建单倍型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假眼小绿叶蝉536 bp的序列中A+T...
关键词:茶树 假眼小绿叶蝉 地理种群 线粒体16S rRNA 遗传分化 
鲳亚目鱼类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7
《水产学报》2013年第1期16-25,共10页吴仁协 李超 刘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053;41006084);广东省教育厅引进人才专项基金(0909128);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LYM1008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52408801000013);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20100116);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启动经费(1112259)
为探讨鲳亚目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测定中国沿海8种鲳亚目鱼类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结合GenBank上其他鲳亚目鱼类的同源序列,对其序列变异和分子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鲳亚目5科13属32种鱼类的16S rRNA基因序列的...
关键词:鲳亚目 线粒体16S rRNA 序列变异 系统进化 
高鳍带鱼遗传变异及与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被引量:5
《动物分类学报》2011年第3期648-655,共8页吴仁协 郭刘军 刘静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LYM10088);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课题(20100116);广东省教育厅引进人才专项资金(0909128)资助
高鳍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Linnaeus,1758分布广泛、形态多变,与近缘种间辨别困难,在其种群鉴别、物种分类及系统进化上争议较大。本项研究通过测定采自海南三亚外海高鳍带鱼疑似种11个个体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结合已报道...
关键词:高鳍带鱼 线粒体16S RRNA 遗传变异 系统进化 
日本蟳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被引量: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2期57-63,共7页高俊娜 刘萍 李健 潘鲁青 高保全 陈萍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0A4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933);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07-2-3-5-jch)资助
对采自莱州湾和胶州湾的日本蟳野生群体的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分别得到长度为519和658 bp的碱基序列。研究结果显示这2个基因片段在种内的变异都较低,对2个基因同源序列分析表明,在线粒体16SrRNA基因片段...
关键词:日本蟳 16S RRNA基因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中国近海鯻科鱼类系统发育初探被引量:7
《海洋渔业》2010年第4期351-355,共5页周佳怡 章群 唐优良 余帆洋 赵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415);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5);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21609710)资助项目
分析了中国鯻科鱼类4属6种17尾鱼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3′端部分序列特征。结果表明,在鯻科鱼类507 bp的碱基序列中有变异位点57个,简约信息位点55个,A+T含量(50.3%)高于G+C含量(49.8%),转换/颠换比为2.7。在邻接树和最大似然树上,鯻科...
关键词:鯻科鱼类 线粒体16S RRNA 系统发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