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理论

作品数:171被引量:26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善峰郭占锋崔效辉吕甜甜张惠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梁漱溟任教北大的前前后后
《书摘》2024年第10期28-34,共7页梁漱溟(口述)  
梁漱溟(1893-1988年),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
关键词:抗日战争期间 乡村建设理论 人心与人生 梁漱溟 现代思想家 现代新儒家 乡村建设活动 广西桂林 
围绕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国乡村发现》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王丽红 赵一夫 
党的二十大第一次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写入党的正式文件,明确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新的重大部署,是我国乡村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指明了...
关键词:重大创新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现代化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 宜居宜业 农村现代化建设 总体目标 
毛泽东与梁漱溟相互荐书
《党史博采》2024年第9期43-46,共4页贾保营 
1938年梁漱溟访问延安与毛泽东进行了交流。梁漱溟将自己的《乡村建设理论》推荐给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是错误的。毛泽东对《乡村建设理论》进行了批注并与梁漱溟展开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两人彻夜长谈,却互相...
关键词: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 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性质 如沐春风 统一战线 荐书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为什么让梁漱溟读《反杜林论》?
《湘潮》2024年第8期9-11,共3页贾保营 
毛泽东给人推荐书目非常具有艺术性、针对性。在延安,毛泽东阅读了梁漱溟著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和梁漱溟进行了多次交谈。针对梁漱溟的著作与观点,毛泽东向梁漱溟推荐《反杜林论》。毛泽东到底想让梁漱溟读《反杜林论》中的什么?毛泽...
关键词:《反杜林论》 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 推荐书目 艺术性 毛泽东 针对性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
《巴蜀史志》2024年第3期130-134,共5页王胜 
晏阳初(1893—1990),四川巴中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教育家,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奉献了全部心血和精力。晏阳初一生致力于“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在长期的平民教育与社会改革实践中。
关键词:晏阳初 乡村建设理论 陶行知 乡村振兴 四川巴中 平民教育家 教育与社会 乡村教育家 
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回溯、反思与价值回归——以《乡村建设理论》为例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54-60,共7页唐圆梦 戚佳佳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文化安全素养线上培育研究”资助(编号:22C16)。
20世纪初,梁漱溟在当时政治体制僵化崩坏、传统经济遭受冲击逐渐衰败、本土文化逐渐凋零以及整个社会混乱无序的背景下结合自身乡村建设运动经验写成了《乡村建设理论》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文化失调这一论断。他从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
关键词:梁漱溟 文化失调 农村文化建设 
“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被引量:10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138-151,共14页向德平 张坤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脱贫攻坚精神研究”(21JZD015);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脱贫攻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效果研究”(2021ZLXJ004);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基金资助(乡村振兴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知识分子发起救亡图存的乡村建设运动,提出文化失调与重建、平民教育、农民组织化等乡村建设理论,在学术史上被称为“乡村建设学派”。乡村建设学派开展知识教育提升农民的发展能力,建立乡村...
关键词:乡村建设学派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建设行动 乡村振兴 
现代化语境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探析
《理论观察》2023年第3期103-107,共5页张托托 
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是一次对当时民族出路问题的可贵探索,这场运动与同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具有更完备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特色。梁漱溟在理论上将文化失调归结为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以民族自救为主旨构建了...
关键词:梁漱溟 乡村建设 现代化 
百年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的变迁与构建——评《乡村建设理论》被引量:1
《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2期I0034-I0034,共1页汪瑞霞 黄伊涵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社会转型加剧、各种现代思潮的共同影响下,中国乡村传统结构失衡,乡土社会价值取向逐渐受到冲击,很多传统村落因各种原因存在空心化、同质化和商业化等现象,催生了国民普遍意义上疼痛的"乡愁"。走进新时代,"三农"问题...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建设理论 结构失衡 社会价值取向 现代思潮 中国乡村社会 传统村落 党的十九大 
梁漱溟的新礼俗思想:一种儒家式现代化治理模式被引量:5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44-50,共7页马飞 黄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运用乡规民约推动农村社会协同共治研究”(16CZZ018)。
梁漱溟的新礼俗思想是现代新儒家学者对构建儒家式现代化治理模式所作的一种探索。新礼俗的设计理念继承了传统乡约的宗旨与内容,同时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团体、科学精神以及经儒家思想改造过的民主模式。新礼俗的具体组织机制被称为乡...
关键词:梁漱溟 新礼俗思想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建设运动 儒家式现代化治理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