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群落结构

作品数:292被引量:2209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黎道洪郑荣泉张健肖玖金杨万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沉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的关系
《环境监控与预警》2025年第2期15-21,共7页邓平 罗杨志 何弯弯 朱泽亮 胡少迪 姚秀荣 艾桃山 张生元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项目(2021HB-11);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项目(XTCX202203、CGZH202201-3);网湖水域生态净水渔业治理水质项目。
为了解沉湖底栖动物群落的状况,于2022—2023年对武汉市沉湖底栖动物和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含量进行了4次季节性调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底层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调查期间共鉴定出底栖动物2门3纲14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
关键词:沉湖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沉积物营养盐 
基于DNA宏条形码的长江口邻近海域夏、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2025年第2期236-246,共11页徐艳格 周超 李博 颜金培 刘星辰 张鸿博 
自然资源部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GCMAC2308);舟山市科技局“浙江海洋大学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9C2109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8D060006)。
为了解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组成与变化,本研究根据2020年夏、冬两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利用DNA宏条形码(DNA metabarcoding)技术及形态学鉴定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关键词:DNA宏条形码 长江口邻近海域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怒江下游勐波罗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分布特性
《保山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4-19,共6页杨敏 张宁 刘晓平 宋婷 
怒江下游山地农业生态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编号:202305AM340031)。
勐波罗河水生态环境现状研究基础严重滞后于流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需求。采用底栖动物丰富度指数、香农-维纳指数(Shannon-Wiener)、均匀度指数以及生物指数对流域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初步掌握了流域大型底栖动...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结构分布 水环境评价 勐波罗河 
石亭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与生态评价
《人民长江》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李松忆 郑珊 周雄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206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9095)。
汶川地震后石亭江山前河段冲刷严重,对河流生态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山前冲刷河段的定量生态评价。选取石亭江、绵远河和湔江为研究对象,根据2021年秋季(10月)和2022年夏季(7月)采集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样本与环境观测数据,...
关键词: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 季节变化 功能摄食类群 功能习性类群 多参数(MMI)指数 石亭江 
退塘还林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影响因素
《热带生物学报》2024年第6期780-790,共11页尹连政 秦永强 苏园园 雷俊 曾若菡 黎平 刁晓平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3MS010)。
为揭示红树林修复过程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本研究于2022年12月(旱季)和2023年6月(雨季)随机选择5个不同修复阶段(2017—2021年)的红树林区域和1个原生红树林区域作为采样点,通过五点采样法采集沉积物的样品,...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修复 红树林 理化因子 
城市人工浅水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水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莫竞瑜 池仕运 王竹 王瑞 魏秘 喻霈雯 曾小康 潘静怡 胡菊香 
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U21A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29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7433);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kh2201040);湖南省投资项目《梅溪湖水质保障工程》(2020-430101-46-01-017317)。
探讨梅溪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后的运营维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20-2021年在梅溪湖设置14个采样站位(敞水区7个,滨岸带7个),按季节开展底栖动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梅溪湖底栖动物种类达75种,...
关键词:滨岸带 敞水区 水生植物 底栖动物 富营养化 影响因子 城市湖泊 
济南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4年第9期0019-0022,共4页李佳欣 金逾君 王璐瑶 朱培训 
本研究以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的典型河流为案例,于2020年9月在济南市城市河流的28个采样点进行了底栖动物群落的跟踪调查,并利用底栖动物的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济南市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健康评估。结果显示(1)济南市水环境质量...
关键词:底栖动物 主成分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群落结构 
秋季丰水期山区河道时段性连通堰坝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水电能源科学》2024年第9期43-47,共5页陈怡 王斌 徐泽琪 周湘哲 滑磊 胡静雯 胡可可 
浙江省水利厅科技项目(RA2205,RA2010)。
为探究时段性连通堰坝建设对山区河流水生态影响机制,结合原位监测和室内鉴定方法,以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为水生态指示生物,于2022年9~10月丰水期对丽水市6条阻隔系数不一的山区性河道进行监测,分析了河流阻隔系数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关键词:河流连通性 底栖动物 堰坝 阻隔系数 影响 
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生态位分析
《湖泊科学》2024年第4期1192-1203,I0022-I0025,共16页池仕运 胡俊 郑金秀 胡菊香 李嗣新 魏秘 吕克强 彭建华 
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A2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9158,51409178,51679152)联合资助。
于2019-2021年对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态位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海拔多沙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金沙江上段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由水生昆虫组成,水生昆虫中双翅目物种占比较高。钩虾、扁蜉、襟襀、四节...
关键词: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β多样性分解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多样性 种间竞争 金沙江上段 
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植物保护》2024年第4期126-134,共9页林思亮 周训军 兴安 姜洪雪 姚丹丹 秦姣 冯志勇 郭聪 王勇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0302);广东省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基金(2023A151501086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导师项目(R2021QD-016)。
啮齿动物是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主要有害动物类群,威胁当地农牧业生产与居民身体健康。为探讨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和2021年的6月-9月,调查了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利...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 啮齿动物 群落结构 生境类型 生态治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