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理

作品数:76被引量:64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改生王军卫牛娜马守才陈龙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生理生化指标的小麦生理后熟期快速判定
《中国粮油学报》2025年第1期33-42,共10页田奇生 崔春晓 张鸿一 吴琼 梅雪丽 张咚咚 张玉荣 
“科创中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3HYTP028);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03);中国科协第九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YESS20230131)。
新收获小麦籽粒后熟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会导致其储藏稳定性较差,加工利用受到限制。目前用来评价小麦后熟期是否完成的指标只有发芽率。本研究以具有生理后熟作用的12种小麦为研究对象(发芽率<80%),将其在室温(25℃)下储藏至生理后熟期...
关键词:小麦 后熟期 生理生化 判定 不同品种 
活性内生细菌对PEG-6000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2024年第10期22-25,28,共5页彭洋 李正芹 普丽玲 王鹏 李淑英 
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2021A0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263);云南省烟草公司科技计划项目(2022016)。
试验以济麦22号小麦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模拟干旱胁迫(20%PEG-6000),并在胁迫培养过程中分别接入4株无花果活性内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3251、Bacillus velezensis strain 3252、Bacillus WHG5181、Bacillus WHG5182),...
关键词:小麦 活性内生细菌 PEG-6000胁迫 株高 根系活力 脯氨酸含量 
抽穗期叶面施用腐植酸改善硬粒小麦生理和农艺性状
《腐植酸》2023年第2期53-64,共12页Arzu Mutlu Timucin Tas 王元(译) 孙斌(译) 
作物生产因越少使用化学品,作物的质量越好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机肥料通常用于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而腐植酸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有机农业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力。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腐植酸在改善硬粒小麦生理和农艺性状中的作用。用5种不同...
关键词:腐植酸 籽粒产量 脯氨酸含量 叶绿素指数 回归分析 
高温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被引量:10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常明娟 楚宗艳 杜玉倍 赵国建 吴超 占亚楠 刘素玲 汤玉煊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204)。
为了解小麦对花后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以洛旱2号、郑麦366等26个品种为材料,测定高温胁迫(搭棚增温)下和大田自然生长条件(CK)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等11个生理指标及籽粒产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26...
关键词:小麦 高温胁迫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产量 
淹水胁迫对开花期小麦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1-9,共9页申长卫 吴婷婷 陈新茹 宋艳艳 周值乐 欧行奇 
河南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2300420160);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2CX061);河南科技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动项目(208010617008)。
以耐淹性不同的周麦22(ZM22,不耐淹品种)和百农607(BN607,耐淹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淹水处理对两种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各部位(小麦根系、老叶、旗叶、籽粒)糖分含量和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淹水处理后,ZM22...
关键词:小麦 淹水胁迫 叶绿素 糖分 乙醇脱氢酶 
环丙沙星胁迫对小麦生理及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西南农业学报》2022年第10期2311-2318,共8页赵里曼 牟美睿 武丽娟 贲蓓倍 杨仁杰 刘海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57)。
【目的】探究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对小麦幼苗生理及代谢的影响,拓展植物对抗生素响应机制的理解。【方法】对小麦‘百农207’幼苗进行不同浓度CIP胁迫处理,测定小麦幼苗的生理指标,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其代...
关键词:环丙沙星 小麦 生理 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单株小麦生理生态控制的等距单粒线播法研究被引量:3
《中国农业科学》2022年第2期295-306,共12页李佩 何瑞银 汪小旵 丁启朔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CX(17)1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6YFD0300900)。
【目的】拟探讨等距单粒线播技术用于定量种间距对小麦前、后生育期的影响,以此论证等距单粒线播的技术特征及优势。【方法】选用宁麦13为田间试验材料,采用免耕等距单粒线播法,分别于2017和2018年进行稻茬小麦的免耕种植试验,设置粒距...
关键词:精确播种 等距单粒线播 密度效应 产量效应 出苗率 
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特性及小麦孢囊线虫的影响被引量:4
《植物保护》2021年第5期52-57,共6页王继雯 李磊 刘莹莹 甄静 岳丹丹 李冠杰 慕琦 杨金星 陈国参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110392);河南省科学院重大科研聚焦专项(210105002);河南省科学院科技开放合作项目(210905018)。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剂量棘孢木霉SFC-3菌剂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及生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SFC-3菌剂对小麦的株高和主根长度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可提高小麦的出芽率,当施菌剂量为1.0~2.0 g/kg时小麦的出芽率显著高于对照(P...
关键词:棘孢木霉 小麦 生理生化特性 孢囊线虫 生防效果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内源JA与ABA含量动态变化及其代谢通路差异基因表达研究被引量:4
《麦类作物学报》2021年第7期787-798,共12页魏霁桐 吴国丽 李慧敏 郭佳林 宋齐鲁 张亚敏 牛娜 王军卫 马守才 张改生 朱峰 宋瑜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150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132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452017056)。
为了进一步阐明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花粉败育的分子机制,以西农1376为材料,采用RNA-seq技术,对PHYMS-1376及其对照可育系CK-1376四分体、单核早期、单核晚期、二核期、三核期花药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KEG...
关键词:小麦 雄性不育 激素 JA ABA 
小麦叶片非顺序和顺序衰老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被引量: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11期1-12,22,共13页李亚东 曹翠兰 丁虹茹 苗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叶片逆向衰老小麦生态变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31170366)。
【目的】从转录水平揭示小麦叶片顺序和非顺序衰老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顺序衰老小麦(NR9405)和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为材料,应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两种衰老类型小麦旗叶在扬花后25 d、30 d和32 d的...
关键词:小麦生理 顺序衰老 非顺序衰老 数字基因表达谱 GO条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