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锈

作品数:262被引量:62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大群杨文香孟庆芳闫红飞陈万权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ka的定位
《麦类作物学报》2025年第3期322-328,共7页贺钟锐 徐浩 闫伟宁 王金硕 王新锐 周子杰 张培培 李在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538,32161143007,32372111)。
小麦抗叶锈基因Lr3ka是一个苗期抗病基因,对中国多数叶锈菌生理小种有较高水平抗性。为了解更多Lr3ka基因信息,本研究利用叶锈菌生理小种FHJR对小麦RL6007(携带Lr3ka)、Thatcher及其后代F_(2)群体进行苗期抗叶锈病鉴定,结合遗传分析及...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抗叶锈基因Lr3ka SSR 基因定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团队应邀综述我国小麦锈病的研究进展
《农药市场信息》2025年第1期42-42,共1页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简称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柄锈菌引起,简称小麦叶锈菌;小麦秆锈病是由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简称小麦秆锈菌。这三种病原菌在形态、大小、颜色,侵染及生长发育温度等均有所不同,均...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小麦秆锈菌 小麦叶锈病 小麦秆锈病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菌 小麦锈病 小麦叶锈菌 
氟唑菌酰羟胺与丙环唑混配对小麦白粉病与叶锈病的防效
《现代农业科技》2025年第2期51-53,64,共4页陆志杰 阮赞誉 胡振海 居梦婷 林蔚红 
为了研究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与三唑类杀菌剂丙环唑混配组合对于田间小麦叶部病害白粉病和叶锈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植保无人机对田间小麦进行了不同药剂及用量的喷雾处理,并于药后进行防效和产量调查,评价使用植保无...
关键词:氟唑菌酰羟胺 丙环唑 植保无人机 小麦白粉病 小麦叶锈病 防效 产量 
小麦叶锈病发生现状与主要致病因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4年第12期155-158,共4页赵业新 董琳 
叶锈病是小麦种植栽培中的常见疾病,其是由叶锈菌导致的真菌性病害,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小麦种植区,具备传染速度快、分布范围广以及危害性强等特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种植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小麦叶锈病最大流行区之一。基于此,本...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发生现状 致病因素 
基于轻量级密集多尺度注意力网络的小麦叶部锈病识别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2024年第11期21-31,共11页鲍文霞 赵诗意 黄林生 梁栋 胡根生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8085MC60);安徽省省厅高校科研计划项目(2023AH0500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273001、32372632)。
人工诊断小麦锈病成本高、效率低,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密集多尺度注意力网络模型(Mobile-Dense multi-scale attention net,Mobile-DMSANet),用于自动识别田间自然场景中的小麦叶部锈病(条锈病和叶锈病...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小麦叶锈病 病害识别 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 Molile-DMSANet 
2018-2022年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群体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20-28,共9页关亚诗 赵雅琼 武英鹏 原宗英 刘敏捷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4518);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1L091);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24CYJSTX02-19)。
[目的]小麦叶锈病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已成为制约山西省小麦生产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旨在明确山西省小麦叶锈菌的毒性特点,为山西省小麦抗叶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采自山西省运城市、晋中市...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毒性频率 致病类型 生理小种 毒性多态性 
农药使用与植保技术问与答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9期61-61,共1页
问:小麦叶上有红黄色的粉末,是什么原因?田里只有一小段麦有这种情况。一个月前防治麦蜘蛛时,每亩加用了30%吡唑醚菌酯SC33ml、43%戊唑醇SC20ml。答:这是小麦叶锈病,要立即及早对发病点及其附近施药狠治,在抽穗期前后结合防治赤霉病等。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植保技术 吡唑醚菌酯 农药使用 赤霉病 戊唑醇 麦蜘蛛 问与答 
小麦Hussar衍生品系抗叶锈病基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4年第4期622-628,共7页赵欣雨 王羽 李艳艳 高维芳 李星 康占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01890);2023年度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C20230107)。
以抗叶锈病小麦品系Hussar的衍生品系H103P为抗病亲本,郑州5389为感病亲本杂交得到的234个F4家系群体为材料,进行抗叶锈病基因定位分析。利用带有不同毒力的16个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苗期抗叶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周麦22及携带Lr13、Lr23和L...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主效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西北农林合作揭示粒重基因TaGW2参与小麦叶锈病抗性的新功能
《农药市场信息》2024年第7期42-42,共1页
近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国际生物技术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在线发表了研究简讯。该研究揭示了小.麦粒重基因TaGW2的新功能,不仅作为粒重的负调控因子,还在负调控小麦叶锈病抗性方面发挥作...
关键词:小麦叶锈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小麦育种 国际生物技术 研究简讯 负调控因子 双重效应 粒重 
小麦叶锈菌2个候选效应因子的克隆及其qRT-PCR分析
《现代农业研究》2024年第2期99-102,共4页李建嫄 李林 刘华梁 杜军霞 郭丽 
2021年邢台市市级科技计划“邢台市青年人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1ZZ031)。
小麦叶锈病是由隐匿柄锈菌(Puccinia triticina,Pt)侵染的一种气传性真菌病害,对小麦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Pt产生的吸器是产生效应因子的主要场所,而效应因子是Pt致病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早期构建的小麦叶锈菌单胞菌系13-5-28-1(JHKT)在...
关键词:小麦叶锈菌 效应因子 QRT-PCR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