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戏剧观

作品数:76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佳莹田本相陆军翟月琴王晓坤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戏剧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戏剧》《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艺海》《上海戏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底色与建构:写意戏剧观的源流及特点
《上海艺术评论》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宋宝珍 刘婧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话剧编剧学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07)的阶段性成果。
1962年,由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黄佐临发表了《漫谈“戏剧观”》,随后刊发在1962年4月7日的《文汇报》第3版和同年4月25日的《人民日报》第5版。此后近20年的时间,这份实...
关键词:中国戏剧家协会 表演体系 戏剧艺术 黄佐临 戏剧观念 戏剧功能 理论与实践 观演关系 
黄佐临与写意戏剧观——艺术实践与学术探幽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第6期37-38,共2页
黄佐临,中国现代戏剧的杰出代表,以其独树一帜的“写意戏剧观”深刻影响了中国话剧的发展。2024年是黄佐临先生去世30周年和诞辰118周年。为缅怀与纪念黄佐临先生,11月16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
关键词:上海戏剧学院 黄佐临 中国现代戏剧 文艺评论家 写意戏剧观 话剧研究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研讨会 
戏剧观、写意戏剧观、中国演剧学派
《上海艺术评论》2024年第6期39-41,共3页彭涛 方桂林 
众所周知,1962年3月黄佐临先生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作了题为《漫谈“戏剧观”》的发言,这篇发言也在20世纪80年代被学界追认为“戏剧观论争”的开篇之作。佐临先生所说的戏剧观指的是什么?有一种说法认为,佐临先...
关键词:黄佐临 戏剧观 儿童剧 歌剧 
戏剧艺术“写意”概念探析
《美术观察》2024年第12期27-30,共4页冉常建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戏剧学学科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JZD035。
戏剧艺术中的“写意”概念经历了一个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不断演进的复杂过程。从古至今,“写意”在戏剧艺术中的概念源流与理论外延,经历了从阐释中国戏剧的艺术特征到戏剧观念,再到美学原则的嬗变。这体现了中国戏剧艺术不断自我完善...
关键词:写意美学 写意戏剧观 表意主义戏剧 
“写意戏剧观”:对舞台假定性的重提与探索
《艺苑》2024年第5期45-49,共5页陈霞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剧场的建立与打破——以20世纪以来昆明演出场所的发展演变为例”(立项编号:2024Y705)研究成果。
在新时期的戏剧危机中,戏剧家们都有意打破戏剧界斯坦尼体系一家独大的局面,推倒在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第四堵墙”,黄佐临所提倡的“写意戏剧观”引发了广泛讨论。写意戏剧观经历了理论思考、演剧探索,最后在《中国梦》等话剧的创排中走...
关键词:写意戏剧观 黄佐临 假定性 《中国梦》 
中西戏剧的双向确认——程砚秋访欧与“国剧运动”的“写意”戏剧观
《戏剧艺术》2024年第4期160-170,共11页郭超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0世纪以来的戏曲跨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21CB171)的阶段性成果。
1932年,程砚秋奉“中华戏曲音乐院”之命旅欧以考察欧洲戏剧,为中西戏剧的沟通交流带来了跨文化的双向视野。除了取法欧洲以改良戏曲,他还借助欧洲戏剧家的观念确认了自己的“写意”戏剧观。从他对戈登·克雷、莱因哈特的赞赏以及和王...
关键词:程砚秋 访欧 写意 国剧运动 舞台灯光 
中国当代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以《萨勒姆的女巫》中国之旅为例
《南大戏剧论丛》2022年第2期81-91,共11页张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阿瑟·米勒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话剧的影响”(项目编号18YJC751064)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话剧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一直在向“现代化”和“民族化”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阿瑟·米勒进入中国,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学艺术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成为推动话剧艺术突破、变革和发展的积极影响因子。其代表作《萨...
关键词:《萨勒姆的女巫》 写意戏剧观 诗化戏剧 舞台意象 
东窗镜像:中国电影学派与第四代女性电影叙事伦理分析——以《人·鬼·情》为例被引量:4
《当代电影》2019年第8期123-127,共5页刘晓希 饶曙光 
新时期以来,中国第四代导演凭借不断进步的电影语言,在自发的形式革新中逐步进行着一系列叙事实验。如果说,抒情传统的重提以及在电影叙事中的运用可以作为80年代第四代导演电影的一种特质,那么,在同一时刻集体亮相的第四代女性导演则...
关键词:中国电影学派 第四代女性电影 抒情传统 写意戏剧观 东方女性主义 电影叙事伦理 
写实与写意的历史性交融——话剧《狗儿爷涅槃》与《桑树坪纪事》创作特点比较
《艺术大观》2019年第9期274-275,共2页王雪可 
《狗儿爷涅槃》和《桑树坪纪事》属于由传统戏剧向新写实主义戏剧过渡的探索剧。这一时期的剧作特点基本围绕着“表现与再现、写实与写意、虚实结合”等语汇,这也是两剧之间的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两部话剧的创作方法百分百相同,同一时...
关键词:新写实戏剧 写意戏剧观 创作特点 
试论“舞台假定性”手法的运用对“戏剧意象”的作用
《戏剧之家》2018年第25期4-6,共3页丁文凯 
假定性是艺术创造的逻辑起点,是戏剧活动凝聚力产生的基本前提,[1]话剧舞台上正因为"舞台假定性"手法的运用,构成一种我演你信,你信我演的观演"契约"从而使得话剧舞台不再唯独是写实主义为主,写意戏剧因为假定性手法的运用,在当今中国...
关键词:假定性 写意戏剧观 表现美学 戏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