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形象

作品数:3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褚燕裴云龙许金华淮茗卢明思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吕梁学院学报》《中国故事(传统)》《文艺生活(中旬刊)》《长江丛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戏剧到小说,由“主角”到“配角”——李逵形象散论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42-51,共10页庆振轩 李博 
从元杂剧中的水浒戏到小说《水浒传》,李逵形象由戏剧中的“主角”变成了小说中的“配角”,其性格特征也由丰富趋于单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李逵由戏曲中的主要角色变成了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作为宋江的陪衬存在;二是元杂剧一人一事...
关键词:李逵 戏剧 小说 形象 角色 
考述元代水浒戏中的李逵形象
《中国故事》2023年第8期40-44,共5页许晓玲 
元杂剧中的水浒戏处于承上启下的状态,它发展了前代的说话艺术,也为后来的《水浒传》创作奠定了基础。李逵作为贯串小说的重要人物,其形象与小说中略显扁平化的面貌有所不同,有着独特的演变生成过程。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掘元杂剧中李...
考述元代水浒戏中的李逵形象
《中国故事(传统)》2023年第8期40-44,共5页许晓玲 
元杂剧中的水浒戏处于承上启下的状态,它发展了前代的说话艺术,也为后来的《水浒传》创作奠定了基础。李逵作为贯串小说的重要人物,其形象与小说中略显扁平化的面貌有所不同,有着独特的演变生成过程。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发掘元杂剧中李...
关键词:元杂剧 李逵 《水浒传》 文本分析 水浒戏 生成过程 扁平化 承上启下 
论“莽汉审美”的发展与李逵形象演变
《菏泽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97-111,共15页董国炎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说书通史”(20ZD24)。
宋元时代中国通俗文艺中兴起“莽汉审美”,众多出身下层的莽汉英雄以鲁莽勇猛的姿态登上文艺舞台,这在中国文化史上前所未有。莽汉审美兴起的深层原因缘于豪门世族政治衰亡、平民地位上升。莽汉审美的发展演变波折起伏,其早期凶悍狠辣...
关键词:莽汉审美 早期弊端 矫正趋势 李逵形象 演变历程 
论元杂剧《李逵负荆》中李逵形象的复杂性
《吕梁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14-17,22,共5页银西航 
《李逵负荆》是元杂剧水浒戏中的代表剧目。作者康进之以不大的文本体量塑造出丰满的李逵形象,也使这一文学形象逐渐被人们熟知并喜爱。李逵以及梁山集团成员的本质是山贼,李逵形象是复杂混沌、善恶交织的,需要在细读基础上对李逵形象...
关键词:李逵形象 复杂性 元朝社会 
论李逵形象的演变、特征及其价值
《荆楚学刊》2019年第3期20-26,共7页王平 
文章首先分析了《水浒传》成书之前的李逵形象,然后论述了《水浒传》中李逵单纯天真、忠孝赤诚、凶狠残暴的复合性格特征,最后阐明了李逵形象的成因与价值。
关键词:《水浒传》 李逵 性格特征 价值 
论《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11期42-43,共2页包鹏敏 
《水浒传》这部有关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完美刻画了许多起义好汉的形象。李逵,就是《水浒传》中施耐庵笔下一位人物塑造十分鲜明的主要人物,他在梁山108位好汉中位列第22位。他的嗜血、忠义、良善这三个形象比较深入人心,堪为梁山第一真...
关键词:水浒传 李逵 黑旋风 
杂剧中李逵形象的嬗变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5期160-160,共1页张敏 胡恒 
元明清三代的李逵戏数量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而又逐渐转多的过程,李逵形象在杂剧中形成并演变,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水浒戏 李逵 人物形象 
也论李逵形象之恶
《长江丛刊》2017年第11期1-3,共3页张军 
《水浒传》李逵形象,历代评论家对其评价大多过高,尽管在他身上存在着一定的亮点,但更多的却是人性中劣质的显现,在他身上有嗜杀与纯孝的二重性,而他的劣性皆在作者轻松潇洒的笔调以及诸多权威评论家的评语下或被掩盖,或被异化。...
关键词:李逵 嗜杀 异化 纯孝 二重性 
浅析元杂剧中的李逵形象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8期162-163,共2页韩晶 
在元代,许多剧作家都从不同的故事入手,写了很多关于绿林英雄李逵的故事,同时,李逵这个人物形象也逐渐变得丰满起来,并逐渐被定型。本文旨在通过对元杂剧中李逵这个人物形象的探讨,并深入地分析这个艺术形象所具有的喜剧色彩,清晰揭露...
关键词:元杂剧 李逵 鲁莽 正直 喜剧色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