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叙事

作品数:63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宏图李旺张园王斐陈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爵青《哈尔滨》都市叙事的矛盾性
《文艺争鸣》2022年第2期144-148,共5页蔡译萱 
爵青(1917—1962),原名刘佩,吉林长春人,是伪满洲国时期重要的“鬼才”作家。在一系列“哈尔滨”书写(《哈尔滨》《某夜》《巷》《恋狱》等)中,他以融入一定左翼话语的现代主义目光审视殖民地“罪恶都市”,在繁华都市表象下看取它的混...
关键词:爵青 文学批判 都市叙事 左翼话语 话语框架 吉林长春 《巷》 满洲国 
抗拒荒野——论王十月的意义
《新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14-20,共7页叶君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ZW113)阶段性成果
一、与命名无关即便王十月的写作发展到今天,在众多评论者眼中,仍无法剥离'打工文学'的标识,在一种相对固化的场域里展开讨论,进行价值评判,几乎一致认定他是'打工作家'的扛旗者。然而,当屡屡被问及这'被贴标签'的感受时,王十月更多表...
关键词:王十月 打工文学 都市叙事 
身体政治与日常现代性:周瘦鹃社会讽喻小说的都市叙事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3-29,共27页郑文惠 
文章主要从身体政治与日常现代性两面向,论析周瘦鹃1910—1920年代发表在报刊空间中社会讽喻小说的都市叙事,除考掘小说文本叙事中的"日常性"(everydayness)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价值与表征的考古学意义,如何无声无息地赋予了社会前进、改...
关键词:周瘦鹃 日常现代性 身体政治 都市叙事 差异时间地理学 民国通俗文学 
“都市叙事群”与“非西方的现代性”——兼论李欧梵《上海摩登》的颓废观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16-23,151,共8页夏伟 
《上海摩登》曾被误解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者’",其实却是严肃的学术著作,其贡献在于:打捞起了因"颓废"问题而被"80前"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长期忽视的以施蛰存与穆时英为代表的"都市叙事群",并通过对"都市叙事群"的研究发现了"身...
关键词:李欧梵 施蛰存 穆时英 “80前”现代文学学科 现代性 颓废 
“城”与“人”的镜像——1990年代以来的都市叙事及其电影改编
《创作与评论》2012年第12期80-83,共4页刘畅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上,“都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母题。特别是在进入19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社会逐渐驶入都市化的快车道,都市及其生活形态也就成为文学和电影共同着力于观察和展示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文学作品关...
关键词:90年代以来 都市叙事 电影改编 20世纪中国文学 镜像 中国电影 中国社会 生活形态 
“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书斋中的作家了”
《西湖》2011年第9期87-94,共8页邱华栋 姜广平 
作为新生代作家群里的佼佼者,邱华栋最初是在研究选题、采访、编发、画版直至校对的工作环境中写作的。"近百名编辑、记者汇集一堂,电话铃声、电话交谈声以及同事相互间的对话,统统地在一个屋檐下回荡。"这些构成了邱华栋的写作背景。...
关键词:诗歌 都市叙事或城市小说 先锋文学 符号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都市叙事与想象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40-45,共6页赵学勇 崔荣 
20世纪 3 0年代文学格局中的三个主要文学流派都对都市有不同的文学想象。左翼对于都市的意识形态叙事 ,新感觉派对于都市的现代主义叙事 ,京派和老舍对于都市的文化叙事都是从不同层面呈现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驳杂景观 ,而其在致...
关键词:都市文学 左翼文学 新感觉派 京派 文学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