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况

作品数:200被引量:36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汤亚汀张志泰杨萍吴乔木牛文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武汉大学兰州大学青海省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政教协议的历史概况及类型
《基督宗教研究》2021年第1期14-33,共20页 朱沁哲(译) 刘国鹏(校) 
本文为捷克宗教法专家奈梅柯(Damián Nemec)所著《1990-2010年间圣座与后共产主义国家所签署的政教协议》(Concordat Agreements between the Holy See and the Post-Communist Countries〈1990-2010〉)一书的第一章:《政教协议的历史...
关键词:政教协议 圣座 后共产主义国家 
新四军军部在武汉诞生的历史概况及其重大意义
《新一代(理论版)》2018年第21期255-255,共1页陈文婕 
新四军是我国抗战历史以来具有高尚军队气质,是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的优秀军队,其优良的作风成为我国军队的楷模,也是促进我国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依据,结合现有的历史史料的记载,将新四军在军部成立过程中的发展及规划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四军 武汉 历史概况 重大意义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简介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8期56-60,共5页
一、瑞典概况 1、历史概况 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结成卡耳马联盟,受丹麦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1600年至1718年间是瑞典的“全盛时期”,领土包括芬兰、爱沙尼亚、拉托...
关键词:社会主义模式 瑞典 拿破仑战争 简介 民主 历史概况 爱沙尼亚 丹麦 
山东青州满族的历史渊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89-92,共4页杨萍 
青州满城是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地点之一,但是关于青州满族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文章主要梳理了有关青州满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描述了青州八旗驻防城的由来、旗城的修建以及驻防官兵的选调,并论述了青州满族历史上的经济、政治诸问题。
关键词:青州 满族 八旗驻防 历史概况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146-147,共2页李伟娟 
文章通过对美国研究生教育历史进程的介绍,分析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而探讨了美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 研究生教育 历史概况 
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四川推行的历史概况被引量:9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1期167-170,共4页冉绵惠 
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四川的推行 ,始于 1935年 ,直到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四川的最后崩溃 ,历时 14年有余。民国时期保甲制度在四川的推行过程可分为两大时期 :一是新县制实行前 ,从 1935年至 1940年 3月的 5年时间里 ,四川编整保甲三次 ...
关键词:民国时期 保甲制度 四川 新县制 政治制度 
澳门历史概况
《人民之声》1999年第12期25-25,共1页
历史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澳门原属于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渍货物,强行上岸租占,并通过贿赂当地中国官员于1557年正式在澳门定居,同年开始使用澳门名称。1849年,葡萄牙殖民者相继占领了澳...
关键词:澳门 路环岛 同年 领土 葡萄牙殖民者 会议草约 
香港青少年中心服务:现况与前瞻
《青年探索》1991年第6期35-37,共3页姚子梁 
香港青少年中心的发展历史概况香港青少年中心服务历史悠久,早于世纪初便有青年服务机构在港开展工作。但从50年代到现在,青少年中心的发展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时期,香港社会教育设施不足。中小学学额未能满足青少年人口的需求,...
关键词:青少年发展 教育设施 历史概况 公民教育 社会福利 接触社会 价值取向 发展导向 民生疾苦 物质享受 
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历史概况
《中国行政管理》1991年第11期45-45,42,共2页皮纯协 吴德星 
建国以来,我国行政法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7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开始。当时,主要以介绍苏联行政法学理论为主。一系列苏维埃行政法论著的出版,是当时行政法...
关键词:行政法学 法学研究 新中国 历史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法学理论 苏维埃 
民国时期桂越边境边民互市的历史概况被引量:3
《东南亚纵横》1991年第3期38-40,共3页冯炳玑 
桂西南与越北疆土毗邻,自古以来,双方边民历来互相来往,经营小生意。此种小额贸易,双方边境地区一贯称为“趁圩”或“赶圩”,由于接触频繁,我方边民大都能说越南话,越方边民也会说我边区的“壮话”。所谓边区,按规定,是指国境线两侧各1...
关键词:历史概况 小额贸易 边境地区 壮话 桂西南 方名 越北 重庆府 币值稳定 谅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