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

作品数:2753被引量:127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波雷戈路文彬陈晋欧阳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综合心智”与“有情”的历史感——范雪诗歌读札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年第2期46-60,共15页李海鹏 
在当代新诗的写作谱系中间,青年诗人范雪的写作在诗学观念与方法等层面酝酿着颇具突破性的新质,这为当代新诗提供着某种新的历史想象力类型,其内在复杂性也隐含着某种别样的“综合心智”和对当代感性的言说形式。本文从三个方面出发,深...
关键词:范雪 “综合心智” 抒情的位置 历史感 
“巨大的历史感”:恩格斯对唯物辩证法根本特征的阐发被引量:4
《河北学刊》2021年第2期70-76,共7页苏振源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重大问题研究”(19ZDA020)。
从1859年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书评开始,恩格斯有意识地凝练和释明马克思在历史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辩证方法,并指出其根本特征在于拥有“巨大的历史感”。后来借助于批判杜林哲学的机会,恩格斯以梳理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方式,补充...
关键词:恩格斯 辩证法 唯物主义 实践 
在民族史与个人史之间——论尤凤伟新长篇《归乡》
《芒种》2019年第7期98-104,共7页李涵 
《归乡》是尤凤伟于2018年10月出版的一部长篇力作。观其目录,可见其体例上的特殊性:小说由《魂归》《老屋》《画像》以及《竖碑》四个部分构成。其实,这四部分虽并未有过多的情节勾连,主要人物的精神面貌也各不相同,但在叙事的表层之...
关键词:尤凤伟 个体生命 民族史 历史感 
亲历以色列:在极度保守和创新之间
《南风窗》2016年第9期76-77,共2页周雷 
2016年的2月底,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并不寒冷,暖阳下时常看见3种鸟:乌鸦、鸽子和麻雀。这3种鸟彼此少有往来,就像在耶路撒冷锡安山(Zion)的穆斯林、犹太教徒和基督徒,在各自念经之声相闻的社区中独自生活。
关键词:锡安山 橄榄山 中文译名 历史感 圆顶清真寺 思想意义 加沙地带 色块 国家博物馆 以色列人 
有多认真就有多疼痛——评《一号命令》兼论叶兆言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被引量:2
《当代文坛》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韩松刚 
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新世纪江苏小说美学嬗变"成果之一;批准号:14WXD001
叶兆言是一个很难归类的作家,"新历史"、"新写实"、"先锋派",种种时髦的标签似乎都能和他扯上点关系。这种难以归类在其新世纪的小说写作中有过之而无不及,"文革"、神话、成长、爱情以及各种时尚都成为他创作的题材。其中,既有对历史的...
关键词:叶兆言 一号命令 小说创作 历史感 疼痛感 
怒与耻:“顺从”世界的两种方式——论苏童《黄雀记》被引量:4
《文艺争鸣》2014年第8期133-137,共5页翟业军 吕林 
苏童早就挑明他之于历史的无力感:“历史长河中的人几乎就是盲人,而历史是象,我们属于盲人摸象的一群人。”万事万物都是在历史的流转中获取自身意义的,历史与意义从来都是双生子,失去了历史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勾销了意义,所以...
关键词:苏童 世界 历史感 意义 盲人 双生子 
跨文化的艺术追求——试论斯洛文尼亚著名诗人托马斯·萨拉蒙的诗歌创作
《外国文学》2010年第5期27-34,共8页张子清 
本文通过对斯洛文尼亚著名诗人托马斯.萨拉蒙的诗歌创作的介绍,试图探讨他跨文化艺术追求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坎坷的历史、饱受痛苦的政治经验、深沉的忧患意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阔的国际视域、多元文化的吸收、丰富的想象力、超前...
关键词:托马斯·萨拉蒙 跨文化 历史感 欧美文化语境 
认知情境中的“探索性实验”——一种具有历史感与时间性的动态科学观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6期7-12,共6页石诚 蔡仲 
20世纪80年代新实验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英美科学哲学界开始关注实验研究,同期科学史家和社会学家对实验的研究突出了实验的局部性、文化性、物质性、社会性和修辞相关性等方面。但是实验与知识如何相关这一中心问题居然很少被分析,"探索...
关键词:探索性实验 概念形成 认知情境 动态科学观 
碎片化与整体性——《白色旅馆》的历史感书写被引量:5
《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59-63,共5页杨博华 
《白色旅馆》没有直接写历史 ,而是通过叙事者的复述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为惨烈的一幕———巴比亚大屠杀。本文对这部作品的叙事方式和主题意蕴进行分析解读 ,认为小说集历史、幻想、病症和诗歌于一体 ,并运用转换与统一的结...
关键词:《白色旅馆》 叙事方式 小说 巴比亚大屠杀 英国 艺术风格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4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102-112,共11页董 健 
“中国当代文学”,从文化、语言、民族的统一性来考察,应由三个“板块”构成: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与澳门文学。这正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三个“板块”相续接。近年来有三种研究倾向不利于把握“当代文学”的根本特征...
关键词:当代文学 五四启蒙精神 历史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