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感

作品数:2753被引量:127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波雷戈路文彬陈晋欧阳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刘心武《钟鼓楼》
《当代》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谨将此作呈现:在流逝的时间中,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这是刘心武首部长篇小说《钟鼓楼》的开篇题词。该作品分两期刊载于《当代》1984年第5、6期,“编者的话”曾给予高度评价:“小说通过对几个家庭的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描写,...
关键词:刘心武 《钟鼓楼》 茅盾文学奖 人物命运 《清明上河图》 《当代》 历史感 北京市民 
“一体化”与文学研究的“概念战场”——以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中心
《名作欣赏(上旬)》2025年第3期65-72,共8页李静 
一《中国当代文学史》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经典权威的当代文学史叙述,其经典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搭建了坚实的知识平台,同时又作为后续研究的对话对象,不断激活新的当代议题。目前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关注,常常...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观 文学史叙述 洪子诚 钱理群 历史感 《中国当代文学史》 经典性 
革命历史题材儿童剧中的英雄形象研究——以儿童剧《小军号》为例
《现代艺术》2025年第2期64-67,共4页吴瑜婷 
拓宽儿童文艺作品题材的多元性,提升儿童题材的自由度,增加儿童题材的历史感是为社会个体童年的书写状态和生命体验提供多维尺度,赋予社会个体童年丰富厚重内涵和体验,让儿童题材的文学作品意象更具张力的重要艺术实践。因此,革命历史...
关键词:革命历史题材 英雄形象 文学作品 多维尺度 历史感 作品题材 儿童文艺 儿童剧 
椒麻咖啡
《山花》2025年第1期4-22,共19页李庆西 
列车午夜时分抵达癸阳,下车的旅客稀稀拉拉汇成一条线,我走在队伍最后边。出站口一堆拉客的男女推开栅栏拥上来,在寒风里晃动着旅店价目牌。那年头省城旅馆招待所已是一铺难求,没有熟人介绍便找不到下榻之处,可这地方缺的只是旅客。我...
关键词:历史感 一条线 旅馆 招待所 民国时期 
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感与现实感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2期77-80,共4页陈艳 
中国现代文学,按通常的算法,只有短短三十年。而这门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学科史比文学史长那么多,本身就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现象。1983至1985年,现代文学学科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1),通过“拨乱反正”...
关键词: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学科 历史感 中国现代文学 现实感 学科史 开创新局面 拨乱反正 
郑敏对百年新诗反思的三重维度
《商洛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李文彬 许永宁 
2023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HNJG-20230273)。
1990年代,郑敏在对五四新诗运动的反思中提出新诗应向古典“传统”学习而引起学界争议。郑敏提倡学习古典“传统”以达成对百年新诗的反思与总结,这既内在于世纪末思潮与新诗的自身发展,同样也是新诗阶段性自我反思这一传统的体现。郑...
关键词:郑敏 传统 静观诗学 哲学思维 历史感 
根敦群培纪念馆传奇人物精神之旅
《西藏旅游》2024年第10期41-41,共1页戴玉 胡王光(图) 
沿着光滑的青石板路走到八廓南街,根敦群培纪念馆就嘉立在温暖的阳光下,门匾下随风飘动的香布和阿嘎土的古朴气息,给人更加强烈的历史感。2013年,根敦群培纪念馆复建在这座拉萨老城56座古建大院之一的嘎如夏大院上,其建设规模达1030平...
关键词:精神之旅 根敦群培 历史感 纪念馆 阿嘎土 大院 
观点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年第9期136-136,共1页
数字时代提倡有实感的文艺批评叶祝弟在《重建数字时代文艺批评的尊严》一文中指出,数字时代提倡一种有实感的文艺批评,可提供某种抵达文艺现场和思想现场的可能性。首先,数字时代有实感的文艺批评,是呼唤新感受力的批评。提倡文艺批评...
关键词:文艺批评 新感受力 批评对象 批评家 时代精神 历史感 数字时代 真情实感 
最美的语言
《作文(初中年级)》2024年第7期33-33,共1页潘奕晨 刘珂(指导) 
中华文明如万古江河,奔流不息,傩文化是其中之一。戴着面具的舞者伴着鼓点,不停地跳着,将傩文化留在人间的碎片,拼凑出一出浓墨重彩的戏剧,留下最美的语言。正逢乡里唱戏,朱漆浸染的高台散发着一股厚重的历史感。清风微拂,阳光顺着雕花...
关键词:傩文化 历史感 面具 冲淡 中华文明 怪异 
追寻“甲壳虫”:弥补性的精神长旅——评沙石的《曾经的音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7期123-126,共4页毕光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当代文学问题史研究”(项目编号:19BZW095)。
《曾经的音乐》是基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写“我”与同班同学张一禾因爱好音乐而发生的人生纠葛,着重刻画了“音乐狂人”张一禾的执着性格。小说以甲壳虫音乐作为事件性的纽结,使小说以艺术美为中介,将历史感与人生感融而为一。...
关键词:沙石 《曾经的音乐》 甲壳虫音乐 历史感 人生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