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功能

作品数:91被引量:11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景红艳郑孝燮冯天瑜张龙王其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大学武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兴观群怨”到“喜闻乐见” 道情文艺的历史功能与当代价值
《中国戏剧》2024年第7期71-73,共3页李佳纹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道情艺术资源挖掘整理及当代意义阐释”(项目编号:22YTA048)阶段性成果。
2023年7月到10月,我先后前往山西右玉、神池,甘肃环县,陕西延安、子长和清涧,考察道情在当地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并实地走访了道情演出的县剧团和民间艺术团,观摩演出,学习调研。道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戏曲文化的有机组成...
关键词:观摩演出 兴观群怨 道情 中华戏曲 传播范围 受众群体 陕西延安 守正创新 
近现代中国监察派驻机构的影响因素、演进特点及历史功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31-137,共7页董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职能定位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ZZ012)。
近现代监察派驻机构历来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通过历史梳理后不难发现,政治诉求、改革驱动、外部冲击和具体事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监察派驻机构的变革,形成其发展演进的迟缓性、改良性和断点性等特点,也客观造就...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监察派驻机构 监督制衡 承上启下 
玄谈的历史功能
《新华文摘》2024年第1期161-162,共2页
严耀中在《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10期撰文指出,魏晋玄谈之中心点在于名教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争辩,这两个概念的前者出于儒家,后者代表道家,至西晋末得出名教与自然之“将无同”的结果。玄学在理论上这一重大贡献,不仅消解了经学僵化对...
关键词:将无同 名教与自然 玄谈 西晋末 
简析紫阳堤历史功能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24期118-121,共4页周观华 
庐山市紫阳堤位置独特,始建以来发挥着几重历史功能:①避风良港,护佑舟旅;②交通枢纽,繁华码头;③名贤芳迹,人文景观。现紫阳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庐山市新的文化旅游景观。
关键词:紫阳堤 南康府 鄱阳湖 避风港 朱熹 庐山 
胶片·DVD·互联网:中国电影短视频的历史功能分析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23年第21期107-113,共7页沈鲁 郭彦茹 
每一时期关于电影的“短视频”都可被视作早期“吸引力电影”的余绪。胶片时期的“预告片”,吸引观众在没有看到影片主体内容时就为其消费,完成了对影片“吸引力”抓取的早期实践。DVD转存时代的所附赠的“短视频”,辅助电影产生“长尾...
关键词:电影 短视频 历史功能 
魏晋思潮中名教与自然之“将无同”——兼说玄谈的历史功能
《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10期99-109,282,F0002,共13页严耀中 
通过玄谈,代表儒家观念的名教与道家所说的自然之间取得了以前者为主的“将无同”。玄学在理论上的这一重大贡献,不仅消解了经学僵化对儒学造成的弊害,也启迪了此后理学之发展。若由此加强了崇尚名教的理论深度,发展成名教即人道、人道...
关键词:名教 自然 天道 人性 将无同 
隋唐时期大运河德州段历史功能考辩
《德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95-98,共4页刘咏梅 王德胜 
大运河德州段是今天山东境内唯一的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重叠段,其开凿于隋代,在隋唐时期对于国家和城市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隋唐大运河开凿目的主要是货物运输,在隋唐时期的历史变迁中,它具有实际的战时物资运输的军事功能、...
关键词:大运河 德州 军事功能 漕运功能 城市发展 
基于南方滨海城市格局特征的宁波运河利用策略研究被引量:1
《中国名城》2022年第5期88-95,共8页张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大运河的保护管理模式研究”(编号:20FGLB054)。
分析宁波运河灌溉防洪、水道运输、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四大历史功能,总结提炼在南方滨海地理区位下宁波运河具有连接海上与内陆,促进经济文化交融,合理避潮,形成科学复线运行线路,推进古城确立,塑造城市格局的独特特征。在国家文化公园...
关键词:宁波运河 历史功能 南方滨海城市格局特征 利用和传承 城市文化景观建设 
历史功能·权力轮回·杂学趣味——《张居正》文化阐释
《华中学术》2021年第3期124-132,共9页刘保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域文化视野中的两湖现代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4BZW112】的阶段性成果
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是一部被评论家视为"以心灵吟唱历史,以史笔重构文化"的具有恢宏史诗气象的历史小说。其历史观念、表现方法、文化思辨、地域符码呈现、人物形象塑造、审美空间构建等,在当代历史小说写作中均具有标志性...
关键词:《张居正》 历史功能 权力轮回 杂学趣味 
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宣传的历史功能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7期71-76,共6页张燚 阎占定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和方式研究”(项目批准号:PJW130042002);中南民族大学教研项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耦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JYX19055)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宣传的首次重大实践,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唤醒了长征沿途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宣传,使"中华民族"概念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专用指代,这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长征时期 民族政策宣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