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性

作品数:425被引量:93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董立河刘家和蒋重跃杨杏芳何兆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张炜《九月寓言》解读:生命本真与历史理性的悲剧性冲突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97-101,共5页刘伟 
《九月寓言》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寓言。地上地下一明一暗两个村庄的此衰彼兴,构成了小说一显一隐的复调结构。对于“小村”而言,“大地”是诗意的栖居地,是安抚灵魂之所。然而工业文明的进程一步步侵入这一块“世袭领地”,小村人生存的“...
关键词:《九月寓言》 生命本真 历史理性 二律背反 
民族志视角下边地少数民族自然书写的浪漫气质
《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212-220,共9页韩旭东 
天津市青年科研项目“情动视角下新世纪小说个体记忆书写研究”(TJZW21—007)阶段性成果。
“自然”被造物主创造,是世间万物的本性和本体运行的内在法则,也指人与天地宇宙交感的神秘场阈,及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空间。21世纪前后,边地少数民族的自然书写呈民族志转向倾向,小说在探究神秘力量的来源、自然中的人地关系...
关键词:自然 少数民族书写 浪漫主义 历史理性 生命意识 
历史理性、散点透视与暴烈死亡美学——评房伟长篇小说《石头城》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154-159,共6页文红霞 
南京大屠杀是世界近代史上少有的文明灾难,是中华民族苦难和耻辱的历史,也是人类命运史上的大劫难。房伟的长篇小说《石头城》以蒋家家族悲剧散点透视南京大屠杀,既强调历史书写的个人化情感化,也充分重视历史理性,具有幽玄、内郁、暴...
关键词:房伟 《石头城》 南京大屠杀 散点透视 
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1期172-173,共2页钟世华 
对文学精神的强调早已成为现当代诗歌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它在某些时期因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模糊,但整体上并未“中断”。新时期以来,开放的社会语境造就了诗人们积极的精神姿态,他们在诗歌写作中表现出了自觉的启蒙精神...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 启蒙精神 现当代诗歌 精神姿态 诗歌写作 社会历史因素 担当意识 社会语境 
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以骆一禾诗中“黄昏”色彩的分析为中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167-172,共6页钟世华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特别委托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TBWT01;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规划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FZW006。
骆一禾的诗在1980年代诗歌中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这不仅是由于他的写作契合了其时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写作形态,更是由于其诗歌所昭示出的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黄昏”在骆一禾的诗学观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
关键词:文学精神 骆一禾 黄昏思维 历史理性 
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以骆一禾诗中“黄昏”色彩的分析为中心被引量:6
《当代文坛》2021年第5期166-171,共6页钟世华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特别委托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TBWT01;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规划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FZW006。
骆一禾的诗在1980年代诗歌中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这不仅是由于他的写作契合了其时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写作形态,更是由于其诗歌所昭示出的文学精神与历史理性。"黄昏"在骆一禾的诗学观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文学精神 骆一禾 黄昏思维 历史理性 
雪意象内涵嬗变兼论杜甫的意象书写模式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5期52-54,共3页李爽 
"安徽大学大自然文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ADZWY19-10)资助"阶段性成果。
杜甫对雪意象的生发创造融技巧性、审美性、历史性与情感性于一体,极大地丰富了雪意象的文化内涵,推动了雪意象内涵由"悦物者"向悲壮和苦寒意义的转变。杜甫以心写意,突破时间和空间客观性的审美价值,将人文关怀与"雪"意象内蕴相结合,使...
关键词:杜诗 雪意象 悦物者 以心写意 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 
历史理性中的人文关怀--尔容的历史小说《伍子胥》分析
《长江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84-88,共5页庄桂成 
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文化)项目“武汉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资源研究”(项目编号20170321-04)成果。
湖北文坛素有历史小说创作的优良传统,姚雪垠的《李自成》、熊召政的《张居正》先后获得茅盾文学奖。2018年,湖北作家尔容的长篇历史小说《伍子胥》又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以生动的文笔,描写了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波澜壮阔...
关键词:历史小说 《李自成》 茅盾文学奖 《伍子胥》 长江文艺出版社 姚雪垠 熊召政 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二重奏——陈毅达小说《海边春秋》的政治话语分析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19年第3期75-82,共8页吴子林 
《海边春秋》是一部政治色彩浓厚的长篇小说,但不是以往那种图解方针政策的作品,其中,"政治"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时代的历史语境下,小说里的"政治"已然由阶级政治延伸到人民政治,从宏观政治走向微观政治,从显性政治转化...
关键词:《海边春秋》 小说叙事 文学与政治 话语分析 
学理性与历史理性的追求——评《陈美兰文集》
《长江文艺评论》2019年第4期83-89,共7页汪树东 
在论文《前沿性: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魅力所在》中,陈美兰教授曾说:'所谓前沿性,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价值的前沿性,作为研究者,更需要的是具有一种建立在历史透视基础上的超越性眼光,一种广涉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大视野,一种紧贴文学演进行程...
关键词:陈美兰 小说批评 文学史研究 启蒙理性 现当代文学研究 《陈美兰文集》 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 历史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