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诗学

作品数:164被引量:2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进马晓辉翟恒兴董馨杨枫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史诗重述与文化寻根: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藏地书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157-165,共9页彭岚嘉 程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傣、佤、景颇等云南跨境民族文学资源数据建设与研究”(16ZDA161)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以来,文学和人类学两种学科间研究边界的突破为民族文学提供了全新的批评空间和研究范式,关涉书写的创作和批评在交融共生中呈示出积极风貌。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史诗、传奇及其重释过程为切入点,以地方性知识的再现为质素...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史诗重述 文化寻根 历史诗学 藏地书写 
《奥本海默》的跨媒介叙事与历史诗学
《戏剧与影视评论》2023年第5期51-64,共14页赵斌 符安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影的再媒介化研究”(批准号:20BXW032)阶段性成果。
影片《奥本海默》的跨媒介叙事不仅涉及影片文本与历史文本的关系,同时还涉及艺术叙事与科学叙事和宗教叙事的关系;影片呈现为引文的集合,呈现出档案叙事的样貌形态。影片在历史陈述过程中,挪用并改造了绑匪片、法庭片,最终呈现出黑色...
关键词:跨媒介叙事 类型片 视角 历史诗学 
小海的诗歌“理想国”
《作家》2023年第6期52-57,共6页义海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ZWA002“近四十年江苏新诗综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第三代”的代表性诗人之一,作为“他们”诗派中最执着的坚守者之一,小海的诗歌创作前后有四十余年,“中间虽有间断,但都不算长”。小海的诗歌有着十分显著的天才性、探索性和实验性。作为一个“早熟的”诗人,小海并没有凭借自己...
关键词:历史诗学 坚守者 理想国 诗派 开疆拓土 创作策略 小海 诗歌创作 
生命历史诗学的构建——再论《有生》被引量:2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1期64-72,共9页吴义勤 
胡学文长篇新作《有生》展现了百年历史中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风俗的画面,呈现了一个民族在岁月变迁中复杂的生活面貌、生命情态。《有生》既在作家主体性和个人化写作风格的呈现上达到了某种极致,同时也体现了个体风格内部的丰...
关键词:历史中的个人 历史诗学 个人化写作 胡学文 生命美学 乡土中国 生命史 生活面貌 
“生命诗学”与“历史诗学”的双重变奏——从《男孩和女孩》谈小海诗歌理念的变化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6期115-121,共7页刘玄德 房伟 
20世纪80年代初,小海以《狗在街上跑》《村子》等作品登上诗坛,被冠以"早熟的天才诗人"称号。其早期诗歌带有"抒情的唯美调式","乡村"和"田园"是他诗歌的母题。《村子》里的"房屋""烟囱",《田园》里的"黑夜""土地",《村庄组诗》里的"海...
关键词:历史诗学 天才诗人 情感载体 《村子》 生命诗学 客观物象 双重变奏 早期诗歌 
再释历史诗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1期61-62,共2页孙磊 
“历史诗学”是维谢洛夫斯基在19-20世纪之交创立的影响深远的俄国学院派文艺学批评理论。维谢洛夫斯基提出了文艺学需要研究的新任务:以历史比较方法为依据,在广泛比较分析和综合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学和文化史料的基础上,探讨世界文学发...
关键词:维谢洛夫斯基 历史诗学 批评话语 文艺学批评 文化史料 分析和综合 学院派 统一性 
文学史话语的历史诗学论纲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66-174,共9页颜水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史写作话语研究”(18FZW019)。
文学史编撰作为一种话语实践,包含阐释模式、修辞结构和情节结构等诗学形式。所有的文学史编撰都不可避免地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意识形态成分,意识形态立场必然影响文学史编撰的语言结构、情节模式和阐释模式。文学史话语中存在机械论、有...
关键词:文学史话语 历史诗学 语言结构 意识形态 
“偶然”的诗学--《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文”与“史”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3期199-206,共8页顾文艳 
王德威在《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下简称《哈佛文学史》)的长篇导论《“世界中”的中国文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何为文学史”与“文学史何为”的“大哉问”。这不仅是任何一部优秀文学史都应有的文学本体论与历史诗学的问题意...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本体论 王德威 历史诗学 钱锺书 灵感来源 纪传体 太史公 
论张新科长篇小说《鏖战》的历史诗学和叙事美学
《今古文创》2020年第17期13-14,共2页王瀚若 王成军 
项目名称:《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淮海战役英雄故事文学经典化暨宣传方略研究》;项目编号:201910320093Z。
本文旨在通过三部分进行分析,探讨全景式展现淮海战役整体过程的长篇小说--《鏖战》一书所具有的历史视野和文本创新,以及对于淮海战役文学化书写的创新拔高之处。
关键词:《鏖战》 淮海战役 文学化 
从文化诗学走向历史诗学——张松建《重建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2期241-246,共6页刘奎 
2011年夏,梁秉均在广东参加《也斯看香港》新书推广活动时,朗诵了几首自己的诗作。他朗诵的作品大多与吃相关,其中有首诗叫《盆菜》:"应该有烧米鸭和煎海虾放在上位/阶级的次序层层分得清楚/撩拨的筷子却逐渐颠倒了/围头五味鸡与粗俗的...
关键词:历史诗学 《重建家国海外汉语文学新论》 海外汉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