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想象

作品数:316被引量:38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霍俊明杨庆祥冯一下郭元祥金理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郭沫若与古诗今译的革命系谱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152-163,共12页王璞 
布兰戴斯大学资助的项目~~
1923年郭沫若出版了《卷耳集》,收录了对《诗经》作品的"离经叛道"的今译。到了1953年,又完成了《屈原赋今译》,也为翻译问题的反思再次提供了机缘。此外,今译实践还弥漫在他的史学著作之中,比如,对《诗经》中农事诗的全译,成为了"西周...
关键词:卷耳集 文化革命 屈原研究 翻译问题 文学现代性 诗歌翻译 主体性原则 历史想象 周代社会 曹聚仁 
当代小资产阶级的历史意识和主体想象——从张悦然的《家》说开去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192-198,共7页杨庆祥 
张悦然的小说《家》是一个包含着较多历史信息的关于当代"小资产阶级"的时代处境及其历史想象的文本,它也可与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文本进行对照。这一"泛小资产阶级"的写作其实是一种"去历史化"的写作,历史和主体在这种写作范式中被风格...
关键词:小资产阶级 历史意识 历史想象 《家》 张悦然 当代 写作范式 经典文本 
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想象——超越“前理解”与“还原历史”的二元对立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30-39,共10页吴承学 沙红兵 
教育部2006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项目
在"古今中西之争"的大背景下,古代文学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着"前理解"与"还原历史"的争论。在今天这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刻,古代文学研究需要倡导超越这些争论的文学史想象。"前理解"与"还原历史"可以构成文学史想象的两翼。文学史想象用历...
关键词:古代文学研究 历史想象 前理解 二元对立 还原 文学史 承前启后 “盘活” 
多元文学史的书写——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190-193,共4页季进 
江苏省社科项目"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苏州大学青年教师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与研究"的成果之一
文学史写作是一种历史想象的方式,是文学、社会、时代、读者、期待、文学生产等诸多因素旋的结果。我们不可能书写一部完美的文学史,也不存在唯一的文学史,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与复杂的面向...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写作 书写模式 海外学者 中国现代文学史 历史想象 文学生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